今年伊始,半导体成为了很多基民心中的痛。不同于表现亮眼的新能源车、光伏等主题基金,半导体ETF自从2021年7月末达到顶点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回调。到4月25日更是到达最低点。然而在近日,美国通过了旨在限制中国等其他国家的芯片制造业发展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后,该事件点燃了国内资金在半导体相关板块上的配置热情。
8月5日,半导体芯片方向全面爆发,当日,近50只个股涨幅超9%,华大九天、芯原股份、睿创微纳、通富微电、北方华创、晶方科技等二十余股涨停,敏芯股份、芯朋微、全志科技等十余股涨超11%。这一背景下,蔡嵩松接手一个月后的诺安优化配置混合以超10%的周涨幅再度受到市场关注。
半导体深度调研,大批经理同步看好
自从《芯片与科学法案》提出后,该法案大大刺激了国内半导体行业上游板块的发展,重磅利好上游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
而半导体的火爆,在近一个月的机构调研数据已有所预兆,7月伊始,半导体相关热门个股如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晶盛机电等频繁出现在机构调研名单中。多只优质个股获得明星基金经理的青睐。
例如,芯片设计股圣邦股份获得了蔡嵩松的诺安成长、郑巍山的银河创新成长、刘格菘的广发科技先锋和广发行业严选等众多明星基金加仓。
而国产打印机龙头、芯片设计概念股纳思达则获得了陈皓的易方达新经济、深爱前的平安品质优选和平安策略先锋、杨瑨的汇添富数字经济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的增持;
此外,卓胜微被徐荔蓉的国富中国收益、郑泽鸿的华夏成长先锋、沈楠的交银主题优选等基金增持。
二季度获基金加仓前十的半导体股票为中芯国际、TCL中环、圣邦股份、晶盛机电、华润微、卓胜微、富瀚微、中微公司、有研新材、立昂微。(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由此可见,历经了长时间调整,低估值的半导体就引起了基金经理的持续关注,在价格被低估以及相应政策影响下,大批基金经理看好半导体全产业链在后市能够有余力引领大盘持续上攻。
国产替代或成半导体最大逻辑
除了低估值外,半导体产业国产化预期也被大大激发,关于行业面临“国产替代”的趋势也在近期的众多券商研报中被频繁提出。
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从表面上看是对中国高端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锁死”,但实际上它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在这个产业的向前推进速度。此外,随着国内劳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竞争不断加深,中国也存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所以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不但能对抗境外的技术封锁,还有助于激发中国产业转型速度。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半导体板块被短期地域事件刺激遭受围堵,目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半导体的整体实力,依然集中在中低端,高端有很大进展,但还需要时间。而且从基本面上看,芯片已经进入去库存周期,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年中,现在包括制造环节都要降价了,业绩最好的设备环节业绩增速也要放缓,因此业绩不再是其核心驱动力,其核心逻辑是国产替代。
从国产替代逻辑出发,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设备、材料以及其他一些国产替代空间比较大的分支,因此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上各细分领域龙头是国产半导体产业支柱。
例如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高端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持续突破高端后道测试机的长川科技、华峰测控;涂胶显影与单片清洗不断突破前道环节的国内半导体设备小巨人芯源微;半导体薄膜沉积龙头拓荆科技;国产清洗设备领军企业盛美上海、至纯科技;离子注入机领先企业万业企业;半导体环保设备领先企业盛剑环境等。
金辇投资研究员姜伟臣表示美股半导体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业绩增速主要来自于行业β。国内半导体还处于发展初期,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行业β的同时,赚取竞争优势带来的α。
同时国内是消费电子大国,目前国内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比重在35%左右,且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半导体最大的需求市场在中国,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供给端重心也将逐步向国内转移,未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增速会显著跑赢全球。
短期估值偏高,但从中报和目前行业价格趋势来看,供需紧缺情况尚未缓解,行业基本面下半年继续向上是比较确定的。大趋势向上,主要需要注意的风险是短期累计涨幅过高带来的估值压力。
精至资产基金经理刘木铃表示全球半导体最初从美国发展起来,美国半导体公司占据了全球高端设计以及半导体设备较大的份额,在这方面美股相关的公司竞争格局更好,投资确定性更高。但因为国产替代的加速进行,国内半导体行业加大研发力度,相关公司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也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国内半导体设计以及半导体设备原材料相关公司相对来说投资的机会更多。
由于电动车的加速渗透、5G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预计半导体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度。对半导体ETF的投资需关注行业景气度的变化、地缘政治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