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委员通道分享了他亲历的一个医患故事:青浦朱家角人民医院医生张飞等,此前曾经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求助上海三甲医院,为一位重症患者进行会诊,在他和其他专家的指导下,病人经过医院救治,脱离危险并恢复了健康。
张文宏委员借此也道出了他对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的期待:“面对未来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的挑战,要化解医疗资源缺乏的结构性难题,弥合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亟待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张文宏在提交全国政协的一件提案中建议,为了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打造应对未来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系统性的建设。
在张文宏看来,当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基层诊疗量占比与基层首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贴在总额上仍处于较低水平,社区家庭医生人手严重不足,慢病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占用了家庭医生大量时间精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在科研项目申请、职称申报、人才奖项、成果输出上存在较多困惑,普遍对职业发展路径感到迷茫。”
(资料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张文宏的提案提出了好些招数:
持续性、阶段性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扩容增能,统筹规划,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及设施配套统一的国家标准,鼓励优化地方标准,加大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覆盖率,按需优化硬件和人员配置,提升社卫人员待遇和工作条件。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前门”作用,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过度治疗。协同联动,按需转诊,为居民提供长期乃至终身健康服务。督促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在首诊分流、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核心环节中成为关键角色、发挥关键作用,细化转诊标准和监督机制,避免政策性阻滞,提高分级诊疗效率。
布局中医药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科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打造成特色品牌项目,将慢病稳定期和癌症终末期患者更多地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尤其是通过中医药关怀,帮助一些西医治疗手段不多的患者,重拾对生命的信心。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及职业保障体系建设,为基层社卫人员的职业发展设计针对性、体系化的保障机制。在我国,社卫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运行是长期工程,当务之急是为现有基层社卫人员的职业发展设计针对性保障机制,畅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在科研项目申请、职称申报、人才奖项、成果输出渠道,对社区医院的特殊情况给予特别考虑。
通过政策优惠,鼓励医科毕业生到社区服务。可依据国情,参考“免费师范生”,建立“免费医学生”制度,减免相关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费用,但要求其毕业后在基层社区服务满一定期限。
督促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软实力建设纳入工作重心,政府管理部门及媒体加大宣传引导,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培养科学理性就医观。发挥社区卫生服务长期服务、实惠便利的优势,增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度、信任度和认可度。
着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覆盖率,调动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双向积极性。依托社区完成高危人群的摸底,为慢性病管理及未来可能新发传染病分级诊疗体系的长期建设打好基础。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