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今天根本不想出来,但没办法,不出来接单,车就白租一天,不仅赚不到钱,还亏钱。”7月30日,北京遭暴雨袭城,网约车师傅老刘经过一番纠结后,仍选择在倾盆暴雨中跑遍北京城。丝毫不敢懈怠的老刘,正是如今深陷“饱和危机”的网约车市场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海南三亚、湖南长沙、上海等多地相继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寒气蔓延至整个网约车市场。 在存量竞争态势下,网约车行业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在末尾网约车平台不断被淘汰的同时,头部网约车企业则开始升级,争先恐后开启IPO之路。7月28日,T3出行获得由洪泰基金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用户及运力规模、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孵化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平台研发投入。
多地预警 网约车陷“饱和危机”近日,上海市道路运输局发布《关于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称,为进一步维护本市出租汽车行业市场秩序,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自今年9月20日零时起,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核发业务(新增)。下一步,上海市道路运输主管部门还将对上海市网约车行业运力规模进行跟踪评估,结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合规化工作,科学调控出租汽车运力。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具有车辆运输证的网约车约7.6万辆,巡游车5万辆。上海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杨国平此前表示,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上海新增核发网约车辆运营证仍快速增长,在18个月中核发26118件,总数达到近6万辆。上海出租车(含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合计已超11万辆,高于上海对于“十四五末”出租车8.8万辆的规模预测。 今年以来,选择按下网约车审批“暂停键”的城市并非仅上海一地。5月5日起,海南三亚正式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并对全市网约车行业运力规模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科学制定网约车运力发展规划;5月16日起,湖南长沙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并在全市开展市场运力评估。而早在2018年,江苏南京便率先打响暂停审核“第一枪”,从当年4月21日零时起,暂停受理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增运力许可事项。此后,宁夏银川、湖北武汉、山西太原、广东深圳、重庆等地也通过暂停网约车运输证核发或总量控制等不同方式管控当地网约车数量。 此外,珠海、济南、遂宁等多地交通主管部门还专门就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发布预警。其中,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表示,当地市场运力已基本饱和,日均订单不足10单,网约车数量过剩、市场主体过多对行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不久前,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消息称,当前南京市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驾驶员收益低于预期。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度网约车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信息发布报告》显示,今年1~6月,深圳市网约车每天完成订单量约12.52单,四成车辆日接订单10单以上,当前行业运力与需求已趋饱和。 对此,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表面上看,这一举措是为了控制网约车数量,本质上是新事物遇到了老问题,即新生尤其是新增过快的网约车遇到了城市车辆增容、交通环境受限、客运市场有限等老问题,不得不采取限增措施。 网约车市场进入“巨头赛”日趋饱和的网约车市场不但引起了各地政府的关注,身处行业末端的网约车司机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曾经“没工作就去开网约车”、“开网约车月入过万元”的说法,如今却变成了“赔钱开车”、“流水严重缩水”。曾经在越南从事汽修工作的老刘便是瞅准了前几年网约车市场的火爆,决定回国开网约车,如今却深切感受到了行业寒气。“现在一天不出来跑就是赔钱,今天下大雨,单量倒还算可以,但是我也只能选择路程远的接,接近单根本赚不到钱。”老刘说道。无独有偶,在杭州跑网约车的林师傅跑了一个多月,一分钱没赚到,反而背上了6万元的债务。不久前,河南郑州和广东深圳两地接连出现网约车司机突然昏迷倒地的事件,其中一名网约车司机更是不幸遇难。 司机卷,企业更卷。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今年6月全国网约车共收到7.63亿单订单,环比上升3.7%。上半年的订单量高值和累计订单量均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6月订单量更是达到2021年7月以来最高值。在T3出行首席执行官崔大勇看来,结合当前经济和出行消费需求复苏情况,目前网约车市场还有近1亿单的恢复空间,2023年网约车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速有望超15%。 不过,这些订单多集中在少数几家网约车平台手中。以T3出行为例,目前T3出行已覆盖全国120多座城市,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亿,注册司机数量超110万人,日订单量突破300万单,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独立出行平台第二名。在6月订单量排名前10的平台中,嘀嗒出行、来了出行等曾经名噪一时的网约车平台则消失在榜单中。 今年以来,更有不少网约车平台已经消失在公众视野。今年2月,飞小豹出行通过司机端发消息宣布停运并提醒司机提现;3月,来了出行通过短信宣布停运及提醒司机提现;7月,浙江宁波高速公路管理处要求神州优车、365 Bus、安安用车等8家网约车平台宁波分公司临时下架……不少网约车平台已在内卷的浪潮中不见踪影。 “网约车行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这一赛道既是刚需也是高频领域,市场规模至少在4000亿元以上。随着网约车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T3出行首席营销官罗志龙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网约车行业现已进入名副其实的“巨头赛”。
市场“卡壳” 根在行业规范化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的网约车市场,实则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受疫情影响,公众出行大多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更低的网约车。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调整期、恢复期,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开始增强,网约车需求量自然下降。 与此同时,曹广平指出,今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对网约车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今年汽车市场价格战频发,居民购车的情况有所增加,这也从侧面削弱了网约车的需求增长。”他说。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今年1~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持续环比增长,是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发展趋势,这与上半年价格战、大量低价新品推出不无关系。 然而,同样是在疫情冲击下,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种多劳多得的职业近几年开始受到更多人青睐。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0万本、车辆运输证243.4万本,环比分别增长3.7%、3.3%。值得一提的是,6月网约车驾驶员证较上月新增20.6万本,单月新增数量达历史新高(自2020年11月起)。青山资本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累计总注册网约车司机已超1亿,2023年每日新增司机2万人,较去年增长了近5倍。 一边是增速减缓的需求,一边是激增的从业人数,“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得网约车市场出现了“卡壳”现象。“相关业务恢复办理时间及具体要求,另行通知。”与上海发布的通知相同,多地都未明确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的恢复时间,“卡壳”似乎并非暂时之事。对此,曹鹤直言:“关了,想再重启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在他看来,市场运力趋于饱和仅是表象,行业发展缺乏规范管理才是根本原因。 与出租车行业管理不同,当前网约车市场仍相对割裂,缺乏规范性,只有先把住口子,整顿好当前市场,才能有机会继续扩大网约车行业规模。“用饱和与否来评估网约车市场发展并不恰当,如今也有很多地方面临‘叫不到车’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让脱胎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约车市场规范化发展。如今存量市场已经够乱了,如果还无限制增量就会乱上加乱。市场需要暂停一下,先把存量规模整明白。”曹鹤说道。 网约车企业同样认为,暂停新增网约车运输证受理业务实际是为推动网约车行业向更合规、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罗志龙表示,多地暂停新增网约车运输证受理业务,平台间的竞争会逐渐转向安全、服务质量等领域的比拼,注重合规的平台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举将进一步维护网约车汽车行业市场秩序、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内卷 更要带动行业升级“网约车行业是一个看重规模效营的行业。如今的竞争逻辑已经从此前的‘烧钱模式’转变为以安全合规、优质体验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崔大勇表示,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平台开始将合规运营作为发力重点。因此,在行业合规化的道路上,无论是网约车司机的疯狂内卷,还是网约车企业的不断淘汰,都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就网约车企业而言,想要进入“巨头赛”,需要的不再仅仅是钱,更需要企业卷合规、卷份额、卷生态、卷智能化。 今年以来,多家网约车企业传出IPO消息。今年2月,嘀嗒出行第3次冲击IPO,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6月,滴滴系公司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第6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再次冲击港股IPO。T3出行则正在稳步推动新一轮融资的相关工作,未来计划在融资完成后启动IPO并实现港股及A股发行上市。2022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公司正在推动如祺出行的资本化运作,计划在2023年启动上市工作。不久前,有消息称,如祺出行最早将于今年三季度赴港上市。 此外,网约车巨头们开始更加在意服务升级、产品差异化。罗志龙表示,在出行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T3出行均推出多样化的保障措施,确保用户出行体验。为打造差异化服务,T3出行推出女性用车、饮酒关怀等出行场景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此外,T3出行还就自动驾驶、绿色出行碳普惠、跨界数据流通与融合等方面与多方展开合作,立志成为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运营商。曹操出行同样是把重点放在了服务上。无论是推出专车、惠选产品线,还是配备智能控温、自动换气等科技服务,均是从提升服务质量出发,致力于打造服务口碑最好的出行品牌。 尽管网约车企业在服务质量上都煞费苦心,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网约车行业仍缺乏规范化发展。尤其是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网约车司机无证上岗等情况反复出现。今年4月,因无网络预约出租从业资格证的司机通过“妥妥出行”打车平台提供载客服务,余姚市交通运输局对妥妥出行做出行政处罚,罚款1万元。6月,有乘客在滴滴出行平台乘车时发现驾驶员没有上海网约车驾驶员证,车辆也没有网约车道路运输证。随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对滴滴平台做出行政处罚。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6月180天以上未传输数据的网约车平台有61家之多,可见合规问题仍然困扰着网约车行业的发展。 网约车行业发展至今,已走过十余年路程。从早期滴滴、快的、优步等企业大打价格战的野蛮发展,到2015年前后的行业整合,再到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网约车市场逐渐走上合规化道路。然而,时至今日,“野蛮发展”的标签依旧未能从公众心中撕去。曹鹤认为,网约车市场本质上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市场,仅就网约车企业进行约束,显然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根治合规问题,必须从规范互联网平台入手。曹广平也表示,网约车业务要想合规化发展,关键在于“网”和“约”上。一方面,网络平台要探索“安全、便利”之路;另一方面,约车服务要做到“及时、规范”。 对此,政府已经积极采取治理措施。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并提出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条例中的有关要求,指导聚合平台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对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进行约谈,并制定行业新政。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国家加强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一些缺乏竞争力的打车平台将加速退出市场。7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强调要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此外,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广东深圳等多地政府也密集约谈网约车企业,要求平台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