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将于9月1日安全正常开学。”8月30日,在教育部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情况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开学之后,中小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将迎来崭新面貌。作业减量、老师实行“弹性上下班”、考试频次降低,种种举措将把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
作业负担过重?减量!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双减’的主要任务之一。”8月3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吕玉刚如是表示。据了解,为做好对中小学生的作业管理,教育部已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这一专门文件。中办、国办此前印发的“双减”工作同样提及作业管理的相关内容。
从上述政策来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同时要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批改作业时,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同时要特别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教育部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此外,文件还严禁学校和老师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换句话来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中小学生的书面作业将大部分回归校内,并且由老师进行全批全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引入一些技术手段,开展学情分析、作业诊断等工作。吕玉刚也进一步表示,各地要从严控总量、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关部门要对义务教育学校逐一检查。”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也表示,针对“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方,教育部将采取通报、曝光、定向调度、约谈等方式来确保政策的落实。
考试压力过大?不再与升学挂钩
在作业负担之外,考试对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压力源之一。对此,教育部也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的其他年级可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同时,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毕业年级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教育部特别明确,要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仍按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各校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吕玉刚表示。而这也意味着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中小学生的考试频次将大大降低,曾经的月考、摸底考、入学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成为历史且各类考试的选拔性将被削弱,将主要强调发挥学情教情诊断、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功能。在接受采访时,吕玉刚表示,“压减考试次数的要求将先在中央和各省市确定的‘双减’试点地区来开展。”
课后服务全覆盖老师也能“弹性上下班”
考试、作业方面的负担都减小了,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工作又将如何开展。对此,教育部的要求是:新学期实现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内容水平、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体现办学特色,并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在吕玉刚看来,学校的课后服务既要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要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愿选择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
此外,为关心爱护教师,各地还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并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进行课后服务时,还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值得借鉴的是,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托管服务工作中,不少地方除了指导学生完成暑假作业外,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包括经典诵读、书法、美术、体育等等,” 吕玉刚在介绍时也表示,在今年各地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时,不少地方积极调动了社会资源,包括少年宫、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社区等。(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