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刚过半,但年内已有上百只基金“黯然离场”。7月12日,中银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发布清算报告,据悉,该产品此前由于基金资产净值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而触发自动清盘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7月12日,年内已有124只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较去年同期增长138.46%。而这其中,规模“迷你”的产品占多数。有业内人士分析,年内清盘基金数量激增或与上半年市场波动的原因有关,导致部分基金遭遇赎回,规模“缩水”明显。但预估下半年市场行情或有所好转,上述情况也可能得到改善。
又一只公募产品清盘“离场”。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7月12日,中银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发布清算报告。据悉,截至2021年6月4日日终,该基金已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而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在上述条件下,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并依法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自6月5日起,中银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便进入清算程序,停止办理申购、赎回、转换及定投等业务。截至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即6月4日),其最后规模约为1734.1万元。不难看出,该产品的规模已远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
值得一提的是,7月12日同时,还有嘉实保证金理财场内实时申赎货币市场基金(以下简称“嘉实保证金理财货基”)发布摘牌公告。嘉实基金在公告中表示,该产品将于2021年7月15日收盘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7月16日摘牌生效。据了解,嘉实保证金理财货基于今年5月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终止基金合同的议案,并在6月8日发布清算报告。
但对于嘉实保证金理财货基清盘的具体原因,相关公告中则并未提及。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嘉实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
尽管上述产品的清盘原因尚未明确,但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行业整体对货基的重视程度在缩小,大部分资金都流向权益市场。该业内人士还提到,可能由于货基更多的是投向现金存款,收益较低,因此市场对货基的投入也有所减少。
事实上,除上述两只产品外,近期已有不少基金“黯然离场”。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7月12日,7月已有9只基金先后发布清算报告。其中包括6只混合型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2只指数型基金。
具体来看,上述基金产品除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外,多数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因而自动触发清盘条件。
若拉长时间来看,年内清盘的基金数量已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2日,年内已有124只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较去年同期的52只大增138.46%。
对于年内清盘基金数量激增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可能与今年上半年市场波动较大有关,因此,部分表现一般的基金面临了巨大的赎回压力,导致上述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并低于5000万元的底线,因此不得不清盘。
正如杨德龙所说,在市场波动不断的背景下,“迷你基”的数量越来越多,也有部分基金产品因此面临被清盘的压力。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2日,本月已有长城稳利纯债A、景顺长城泰源回报混合、诺德安盈纯债等12只基金发布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
那么,基金清盘的数量会否在下半年进一步攀升,抑或有所抑制?在杨德龙看来,目前的市场正在经历恢复性上涨,预计下半年的行情会有所好转。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半年清盘的基金数量可能有所减少。“由于现在的基金头部效应较明显,业绩好的基金受追捧程度高,而表现一般的基金可能就因此导致规模‘缩水’明显。但以后,基金产品的头部效应可能也会越来越明显,这也侧面体现出了基金经理的明星效应。”杨德龙如是说。(记者孟凡霞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