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排名也有玄机 光看步数的运动真能促健康吗?
钱江晚报 | 2021-10-26 16:18:59

2015年,微信运动,一个类似于计步数据库的公众号,正式被投入使用。用户不仅可以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还能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的PK或点赞。

从此,每天在学强国比积分,在微信运动比步数,变成了日常话题。有两年,“如何提高自己的微信步数”“月销1万+的计步器”,都是网上的热门话题和高频词汇。

微信步数毕竟没有KPI考核,不会有人催着你日日完成绩效,能驱动自己的多半是他人的压力或是对健康的向往。如今再看微信步数,有的人越刷越高,手环、手表、手机不离身,占领朋友圈步数排行的高地,有的人却悄悄关闭了微信运动。

光看步数的运动真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吗?反其道而行恨不得逃离微信步数的背后,又都是什么原因?

微信运动”排名也有玄机

光看步数的运动真能促健康吗?

微信运动的界面上,一共只有四个数据,名次、名字、数量和一颗用来点赞的红心。但简洁的画面却能明显划分微信好友:头部梯队往往是各种运动大咖,像马拉松圈子中天天日均跑量在15公里以上的大神,步数不到个六七万,仿佛自砸招牌;中间队伍可能是疲于奔波的打工人,或是普通运动爱好者,一般只有到周末,他们的步数才会突出重围;再往后,一般是佛系运动爱好者,将步数的起伏看做“浮云”,而最末尾,便是躺任嘲的宅男宅女。

“日行万步,健康常驻”这样的口号曾是微信运动越来越火的原因,但为啥有人每天一万步,坚持了一段时间依旧没看到啥效果?光看步数的运动真能促健康吗?

“‘十三五’末,浙江经常锻炼人口已达到40%以上。而在这些人群中,第一大运动就是健步走,占了三分之一。”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薛亮表示,但健步走并不是越多越好,既要量力而为,更要循序渐进。

要想活络身体,同时促进心肺功能,运动就要达到中等强度,薛主任提供了两种自测方式:一是利用腕表、心率带等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0%~80%;每个人的最大心率一般用“220-年龄”这一公式来推算。“中等程度”健走,一般年轻人每分钟步频在130~135次左右,中年人每分钟步频在120次左右,60岁以上者每分钟在100步左右,连续走上30分钟。

“从医学角度来讲,有个‘千步当量’概念值得向大家推荐。”所谓千步当量,顾名思义是指相当于中等强度走1千步的活动量,他表示,每个人可以保证每日中等强度6000-10000步左右的身体活动量,这可以换算成其他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每千步相当于骑自行车7分钟、健身操6分钟、太极拳8分钟、瑜伽7分钟、上下楼梯6分钟、乒乓球7分钟、羽毛球6分钟、慢跑3分钟、跳绳3分钟、蛙泳2分钟……从而让锻炼更有效,运动更多元化。

有人用“微信步数”当起了福尔摩斯

窥探数据背后的生活喜好

除了用来衡量运动量,如今,微信运动还被当成了一种工具,一个用来了解信息、爱好的途径。

试想一下,你是否曾有这样的“困扰”:难得的周末,当你舒舒服服在床上睡到自然醒,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准备愉快地点个外卖时,父母的电话如惊雷般响起:“你是不是现在还在床上,是不是又睡到不吃早饭,是不是……”

你一定很好奇他们是如何能拥有千里眼般看到你的现状,直到发现自己的微信步数为个位数,一切尽在不言中。

也会有老人跟朋友讲多关注自己的微信步数,“如果有段时期步数很少,说明我的身体不好了。”

知乎上有一个浏览突破20万的提问:“你有没有通过微信步数去判断某个人当天干了什么的经历?”其中有一个回答精简概括:步数<200,基本宅家“躺尸”,吃饭全是外卖;200<步数<1000,宅家时间超过六成,顶多下楼拿了个快递或是吃了个饭;步数在三千到六千不等,正常上下班或是工作生活,步数>6000且没有上限,多半出去玩了或是出差干活。

实际上,很多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观察别人的生活,可能是父母关心不在身边的孩子过得如何,也有可能是特别关注的人,好奇他的一天怎样度过,还有人以此当了回“福尔摩斯”,通过步数去揭穿谎言。

甚至有人用微信运动大开脑洞,假如你每天排名200开外,还有人能坚持不懈给你点赞,这岂不是一种情意的表达?既不用担心共同好友瞧出心思,也不用害怕消息已读不回,只需耐心地对着长长的排名表,一个个翻找过去。

所以看似只承载了运动功能的步数,如今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功能。但这其实也是个人信息的另一种泄露,如果精确到步伐大小、频率,可能你一天的行程都被他人尽在掌握。

褪去起初疯狂追逐步数的狂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关闭微信步数,宁可不看自己的运动指标,不去评判自己的健康指数,也不愿暴露自己的生活。退出了这场步数之争,只为换得一片清净。(杨静 李文瑶)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