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社联会组织新疆巴楚挂职基层干部参观上海绿循环公益科普馆以及社会组织
新民晚报| 2023-08-10 16:13:19

新民晚报讯(记者江跃中 实习生 姚欣言)8月9日下午,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新疆巴楚县10名挂职基层干部,前往青艾健康促进中心、静安区康健驿站服务中心和静安中器绿循环公益服务中心,以及上海眼镜博物馆参访,围绕社会组织如何提高青年群体艾滋病防范意识、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打造智慧环保公益性科普项目的创新样板进行学习。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王希佳、巴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米长亮,以及静安区民政局轮岗干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委办公室干部秦义同行。

据巴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米长亮介绍,为加快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巴楚县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楚分指挥部的指导下,自7月18日起,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协助静安区宜立方社区服务中心,落实10名基层干部入驻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静安倾爱公益发展中心、静安区众爱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等4家静安社会组织,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锻炼。“主要是通过在沪的挂职锻炼,帮助巴楚县基层干部进一步拓展思路举措,开阔眼界视野。”


(相关资料图)

静安社会组织是如何运作的?有什么特色成效?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这10名基层干部,前往相关社会组织实地了解情况。

由静安中器绿循环公益服务中心运维的上海绿循环公益科普馆,位于场中路2150号,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以还原垃圾回收一体化闭环模式及再生循环工艺应用场景,体现科技赋予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时尚理念,向大众推广普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资源化利用的知识,促进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科普馆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即将对社会公众正式开放。

展馆的高科技展厅,依据“互联网环保+”的设计理念,围绕循环经济的主题,在传统实物、图文、标识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数字化等多元形式,着力强调科技互动感,力求营造最优沉浸式感官体验。

工作人员在讲解中,一一介绍绿循环展品。馆内呈现各类前沿循环展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环保材料研发衍生品,每件展品背后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循环再生利用故事,与绿色科普馆主打的“循环经济”主题相契合。

随着时装业被列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可持续的设计不再止于口号。时尚行业产生了全球20%的废水和10%的碳排放量。“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使用可再生材料产品体现着践行可持续时尚的行动。生活中,不论老少,我们常常会在商店购买背包,便于工作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含棉量多的材料品类。但有一种‘再生塑料’背包,也是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今天给大家展示的就是由12个回收塑料瓶经过清洗、破碎化粒、烘干、融化、过滤等20多道程序后加工而成的‘人造再生纤维’背包。再生材料与原生材料相比,可以更多地节省水、电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另外,展馆展出的休闲沙龙、白领驿站、绿色阅读、爱心公益等配套设施,让交警、城管、环卫、快递员等辛苦奋斗的一线工作者,在漫步环保科技世界的同时,可以兼享都市宁静安逸,充分诠释绿色环保概念。

上海绿循环公益科普馆表示,将充分发挥深耕环保行业及在各大高校、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广泛资源,定期策划、组织、整合开展各类与绿色环保、人与自然相关的讲座、培训、参观等公益活动。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