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路街道山阴路、四达路一带,多为老式的里弄、多类型的住宅混合小区。漫步其间,目光所及处,小区绿意盎然、道路干净整洁,老人闲庭信步,儿童玩闹嬉戏,烟火气浓浓的老旧小区散发着勃勃生机,而这依赖于小区最新探索试点的老旧小区物业综合服务模式。
(资料图)
这片居民住宅区域涉及建设、欧三两个居民区,共12个类型不一的老旧小区。日前,街道进一步深化原先的物业管理区域一体化建设模式,在保留原有物业的基础上,引入万科物业试点开展物业综合服务项目,形成了老旧小区和无物业小区下“党员示范引领 志愿者积极参与 服务方管理高效”的物业全新管理模式,从“无人管”到“众人治”,实现了家园环境的 “蝶变”升级。
给社区“画像”
建设、欧三两个居民区下辖12个小区,房屋大都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许多楼房的年龄已达到三四十年,多为无物业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因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陈,居住人员复杂,小到社区里的出行卫生、大到社区的公共部位维护整改,“面子”“里子”问题重重,社区治理碰到不少难题。
对此,街道组成工作专班,对12个小区进行调研走访,大到出入口数量,小到灭火器位置,通过为社区精准画像,12个社区拥有了自己的专属档案。
有了这张“自画像”,社区“家底”就一目了然。小区哪里要改一改,哪处要增加些东西,便有了规范和依据。开放式小区治理的难点在于管理,物业按照“画像”合理布局工作点位,现在12个社区从之前单一的物业保修服务升级为保安、保洁、保修为一体的“三保”综合治理模式,完成了开放式小区的封闭式管理。
大家还按图索骥,居民区党总支将服务规则流程捋一捋、居民将服务需求提一提,万科物业将专业方案说一说、居委会将现有资源列一列、街道将托底保障议一议,形成了各有侧重的物业综合服务方案。
“12个小区各有各的特点,社区居民的诉求也各不相同,将12个社区分类施策,按照弄堂式、沿街式、园区式开展不同类型的管理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居民的需求。”欧阳路街道自治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给社区“找茬”
“3号楼那边的窨井盖破了”“车库门口有个小坑,雨天老人不注意可能会摔跤”,居民蒋阿姨正向居委反映社区最近发现的一些小问题。
蒋阿姨是社区“啄木鸟”团队的一员,这支团队没有门槛,拿居委的话说,就是“人人都能成为队员”。队员发现问题马上转成项目,并吹哨给社区居委,社区居委再向物业反映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硬件的东西好解决,居民的人心却难理顺。街道以“家园党建”统领贯穿始终,坚持贯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的理念,激发党建引领下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居民区党总支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完善微网格党组织建设,组建了这支由微网格党员骨干为主体、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的“啄木鸟”团队,协助居委对物业服务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通过微信群上报、居委会协调督促整改。
“每一栋楼的每一名成员都可以是网格队伍的一部分,只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团队中,成为社区发现问题的一双眼、居民发声的一张口,才能解决好问题,做到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欧阳路街道自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门岗整改、绿化修建、破损单元立面粉刷等等社区环境改善工作,都是通过居民的眼睛来发现,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给社区“出招”
有问题就要有解决的途径。“弄堂小,高峰出入口会堵,要做好引导”“垃圾厢房要定时去看下情况”,居委会议室里,大家正对小区近期出现的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建议想法。
在原有三驾马车的基础上,街道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自治办、物管中心、居委会、居民代表、业委会、万科物业、宏阳物业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构架和议事协商平台,制定健全三驾马车接待制度、例会制度、责任制度、评议监督制度等长效工作机制。
大家不定期开会,有事一起商量,在工作框架和制度下对问题和困难进行充分协商,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商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
在四达路220弄小区入口处有一个花台,门口的住户是爱花之人,但因为凌乱的花盆摆放,不仅影响社区美观,也易造成出入口秩序管理混乱。
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开展了一场小区花盆景观微更新改造,如今原先占用空间的居民还组成了爱绿护绿团队,对小区内绿化堆物、侵占绿化等行为开展巡查,不但改善了小区公共环境,也增加了邻里互动。
由表及里,这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变化,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我们小区现在很好,大家心也齐,住得很舒心,”居民的这句话,道出了大家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陆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