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的“中国大提琴神童”到如今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王健极具古典人文气质的演奏,受到了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驰骋国际舞台多年,王健于一个月前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并将于4月28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归国后的首场独奏音乐会。
昨晚,王健和指挥家余隆双双做客东艺“社会大美育”课堂——《东方城市之光》,两位相交数十年的老友和观众一同聊起了“中国古典音乐30年”。无论是西方古典乐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中国音乐家的成长,其中都能清晰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诚如王健和余隆都谈到的:“古典乐是一种语言,我们掌握这门语言,最终是为诉说心中隐藏的情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引发心灵的共鸣。”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回国演奏只能在体育馆开音乐会,到如今上海专业交响音乐厅比比皆是……西方古典乐何以能够在中国发展迅速,在王健看来,硬件发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土壤。“只要看看中国观众,就能知道古典乐在这里为什么发展那么好。”看交响乐在西方属于习惯性消费,对音乐家而言,这种消费惯性当然是好事,保证了音乐家的生存。但让王健更为珍惜的,是中国观众的“选择性消费”:“中国是西方古典乐年轻观众最多的地方,人们自主选择走入音乐厅,感受古典乐带来的心灵悸动,这更能体现音乐对他们的影响。”
很多人觉得古典乐是舶来品,余隆看得更为透彻,他用主持人曹可凡举例:现代人,从发型到衣着,从通信设备到日常用具,很多都是舶来品。世界发展到如今,没必要再去纠结这些,古典乐是世界共有的艺术财富。他说:“了不起的是我们的音乐家,比如王健、郎朗、王羽佳等,他们将古典乐这一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发挥得登峰造极,获得国际认可和赞誉。还有我们的作曲家,如陈其钢等,能够用古典乐技法传递中国精神。”
每每余隆带团到世界各地演出,总会在音乐会中安排中国曲目;而王健的音乐会也会以中国作品返场。在上海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中国作品始终是最终比拼的必拉曲目,从第一届的《梁祝》,到后来的《悲喜同源》《夜途》,世界各地的选手都在音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陈其钢所作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以古典乐技法创作,以中国思维融入古曲《梅花三弄》,流传千年的古曲之美,让很多外国观众听出眼泪。
王健说:“人的心窗不总是打开,很多隐秘的情感甚至连自己都难以看清。音乐家要做的,就是拿着古典乐这把钥匙,去开启一扇扇心灵的窗户。哪怕只有一个瞬间,让你感受到那种汹涌澎湃的情感,那也是永恒。”(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