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罗店有一款美食,老少皆宜,家喻户晓,那就是罗店鱼圆。如果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罗店鱼圆,可谓幸福满满!
我的祖籍是宝山区罗店。罗店镇位于宝山境的西北,冲积成陆地于唐前,宋代起就有人从事渔、盐业。明代前期罗店已成大镇,清朝康熙年间,罗店更是富饶,有“金罗店”之称。史载 “比闾殷富”“徽商辏集”,又因周边十里没有邻镇,聚众益多,居民达五万,有“三湾九街十八弄”之说。至今,罗店还保留着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一道就是“罗店鱼圆”。
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据说文王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罗店鱼圆在制作鱼丸的基础上作了调整。五斤以上的青鱼做原料为最佳,以其真材实料、口感细腻、滋味鲜美而闻名。根据本土方圆十多里的习俗,婚丧嫁娶、年节喜庆,鱼圆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这也是衡量主厨水平的一道汤类主菜,罗店鱼圆要从“色”“香”“味”“形”“质”五个方面来看。在青鱼肉中加入一些猪油,这是罗店特有的做法,能让鱼圆洁白如玉,伴有肉香,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蛋清,增加松软度和凝固度。大小形状也有标准,一斤鱼肉要正好做成70个鱼圆,表面不能凹凸不平,质感滑嫩又有弹性。要达成这样的要求,就必须精准控制猪油、调料和鱼肉的比例。
罗店鱼圆的制作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其口碑名扬四方,连许多生活在上海市区的食客,也会特地来罗店带一份鱼圆回家享用。晚上回到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鱼圆汤,洗去一天的疲劳之余,顿感神清气爽,那种鲜美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有人夸张地讲:“鲜得眉毛也要落掉!”
我家太太是罗店鱼圆的忠实爱好者,只要我有机会去宝山,出门时她一定会吩咐我:“买几斤鱼圆回来!”鱼圆买回后,她就在灶间忙开了,锅里烧开水后,放进鱼圆、蛋饺、肉皮、菠菜,烧熟后再浇上一点橄榄油,一锅香味四溢的鱼圆汤就完成了。这鱼圆还可以放进馄饨、面汤里吊鲜头,味道也很不错!(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