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农具变身工艺品 古老技艺焕新生
凤凰网甘肃| 2023-03-09 16:47:29


(相关资料图)

□李欣 张敏

竹编工艺长期伴随着大门镇关峡村农民的生活,无论走进谁家,竹编制品是最常见的物件,当地村民几乎个个都是竹编高手。张润生,作为关峡竹编秦州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经过他的一番“操作”后,让传统手工艺行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走进大门镇关峡村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名老人围坐在炉火旁,刮竹子、劈竹条、启竹篾编小竹篮,娴熟地干着手上的活。“我编的这个笼襻,主要是底盘比较费劲,曲这个盘盘的时候比较费工,慢慢地绳子勒上,一边拽一边曲,看着哪里有棱角,哪里不圆,慢慢地曲。”大门镇关峡村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厂长张林祥说。

这些从事手工竹编的村民大都是从祖辈那里传承的手艺,农闲时节做些竹箩、筛子等工艺品出售补贴家用。几年前,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白白闲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另谋生路,张润生却有着自己的选择。“2018年就启动了,刚开始村民全部都是居家编,没有集体组织,从市场前景来看,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做集体化,刚开始是筛子农具这方面,这几年的发展变化还是挺大的。”关峡竹编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润生说。

2013年,张润生成立了润生竹编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起初加工一些传统的竹箩、筛子,作为农业生产工具。但由于生产加工相对粗糙,导致市场销路不佳。近些年,合作社重新开始改进工艺,把竹编产品瞄向外界大市场。张润生将竹箩、竹筛、竹篮、竹扫帚、背篓、簸箕、竹粮仓等原本粗糙笨重的竹编农具,转型为40多种精美的纯手工制作新型盛食容器、居家工艺品等,为传统竹编产业探出了一条新出路。

“这几年我们的农村合作社经常去外地考察学习,从而引进新技术,款式多式多样,且从原本的基础上,编成了其他造型的东西。现在比较受欢迎的是蒲扇、茶具、花篮这一类的东西。”张润生介绍说。

如今,关峡竹编已经成为响当当的非遗产品,在西关古城的竹编非遗店内,展陈的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引得不少游客青睐。眼下,承袭祖辈竹编手艺的张润生,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培养年轻人,推动传统手艺与时俱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主要学的这个热水壶套。刚开始觉得挺难的,入门了之后觉得还行,比较精细一点,闲暇时间,学一门手艺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也挺好的。”竹编工艺学习者汪霞说。

“如果学会以后,可以直接吸纳到合作社,有意向来的有七八个年轻人,麦积区的就有两个,我希望会的人越多越好,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张润生说道。

(天水晚报)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