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看遍山河锦绣”
到“唱享可爱中国”
这里,后浪奔涌,青春磅礴
探寻文化根脉
感受文明互鉴
Z世代唱享江南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赵腾。
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中游段,素以“水碧山青画不如”的自然景观著称。东晋南朝以降,数以千计的诗人词客往来于富春江,他们不断地吟咏富春江,使之发展成为山水品鉴之路、诗歌传播之路、文人风流之路和潇洒生活之路,不仅积淀了丰厚的诗路文化,而且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追随文人墨客的足迹,一同走近富春江流域的睦州诗派。
壹
睦州诗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是1500余年前,南朝梁史学家吴均描绘的富春江之美。两岸的袅袅炊烟掩映在富春山水中,成为历代才子们向往的地方。
因此,在历史上,睦州、严州、桐庐、分水等地出现了一个书写富春江山水人文诗作的独特现象,这个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群体被称为“睦州诗派”。
睦州诗派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成熟于元代初年。创始人们大都为睦州老乡,他们共饮一江水,诗词内容以山水见长。元代初年,以“富山先生”方一夔为首的七位诗人出品了淳安历史上著名的第一部诗集——《七之韵语集》。此诗集的出版,标志着“睦诗”风格臻于成熟。当时的文学家们,甚至将“淳安七子”与“建安七子”相提并论。
贰
诗人足迹
一江碧水,流淌千年。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行船于富春江水路时,到底游览了哪些地方?千年后的我们,可以去哪里追寻先人们的足迹呢?
桐庐县
唐以降,先后有1900余名诗人到过桐庐,留下7000多首吟咏桐庐山水人文的诗词。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北宋文豪苏轼,在送桐庐人江公著赴吉州任知州时,这样称赞桐庐的美;“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晚唐诗人韦庄这两句佳作,成为桐庐县最好的宣传语;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坐船经过桐庐,也有感而发道:“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
桐君山
桐君山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分水江与桐江交汇处,与桐庐县城隔水相望。桐君山古称小金山、浮玉山,林木葱郁,景色秀丽。
宋景祐元年,名臣范仲淹曾上任过桐庐,留下“钟响三山塔,潮平七里滩”的诗句;明代举人徐熥拂晓从桐君山坐船出发,见到的景色是“挂帆山县晓,云气满溪阴”。
七里泷
继续追随诗人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游览地之三——七里泷。
七里泷位于富春江上游,是富春江上风光最美的一段,享有富春江“小三峡”之美誉。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也有“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的怡然之情。
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等千余位诗人,在游历小三峡的过程中留下2000多首传世之作。所以七里泷又被称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严子陵钓台
“江上往来客,必登子陵台。”浙东余姚历史上有一位东汉名士严子陵,作为范蠡之后江浙地区最著名隐士,他“不事王侯”,垂钓七里滩钓台,多年来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也是“热门”游览地之四。
李白曾写下“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在一众过钓台以诗言志的人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夜发严滩》却与众不同。她写下“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以此表达自己无言面对严子陵盛德的愧疚。
通过历代文人的文化演绎,严子陵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包含山水审美、隐逸精神、高士名节的意象群。它以自然之美为底色,以严子陵隐居为原点,涵摄了大批著名文人、画家,共同构成富春江诗路上流光溢彩的文化节点。
通过四地的游览我们得以看出,富春江诗路呈现出的是山水与诗情的珠联璧合,山水诗意与文人血性并驾齐驱,这在浙江诗路乃至整个中国传统诗路文化中都是少见的。同时,富春江诗路的书写由外来文人与本土文人共同完成,二者异籍而同质,前后递衍,相映生辉。
回望历史,富春江诗路文化历时久远,成果丰硕。自六朝起,伴随着江南审美文化的发生,富春江之美就被富于审美眼光的文人发现。
与此同时,生活于富春江流域的广大民众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形形色色的民间艺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春江的青山绿水、民风习俗正不断融入民间艺术,成为其生长的丰厚土壤。
青春手记
青春手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Z世代唱享江南之青春手记,我是赵腾,我把江南的故事讲给你听。
钱塘江流域因为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得天独厚的水上交通、独一无二的钓台古迹、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独领风骚的“睦州诗派”,吸引各方诗人前来尽情游历,纵情吟诗。这既是绿水青山与诗词书画的完美融合,也是钱塘江诗路文化魅力的独特展现。
同时,“睦州诗派”在助推现代钱塘江流域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也正发挥积极作用,吸引着大批世界友人前来感受这条诗情画意的水上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