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从芯片设备到高端代工进行封锁的情况下,中国汽车芯片正在突围。
8月10日,国内汽车芯片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收入15.6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7.23元),环比增长6.7%,同比下降18%,利润同比下降21.7%。同期,华虹半导体销售收入6.314亿美元,同比上升1.7%;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6.4%。
“其实,业绩下滑表现的是消费电子芯片需求下降的现状,而其中的汽车芯片需求皆在持续上升,包括华虹半导体在内的国内多家芯片产业链企业业务板块中,汽车芯片的份额正越来越高,这是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市场占有率达到32.7%。
如今,随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加速,所需的芯片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从“三电”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功能等皆成为芯片集中的区域。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芯片作为重要的底层硬件,其产品性能、稳定性、性价比等因素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在“外困”因素持续的背景下,国内本土芯片产业链企业正在借助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在“软件定义汽车”背景下,促使芯片厂商与主机厂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关系,主机厂在产品定义与设计环节与芯片厂商产生更多合作沟通。芯片厂商的话语权加重,并在产业生态中地位提升,议价能力增强。
在智能座舱领域,目前市场中主要包括三类芯片企业参与,一是以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等为代表的海外传统汽车芯片厂商;二是以高通、三星等为代表的海外芯片厂商;三是以一批新兴的国内芯片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本土车规级芯片“新势力”。
在智能驾驶领域,国内更是有多家芯片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地平线、黑芝麻等芯片供应商的产品都已经“上车”。
技术与产能升势迅猛
其实,国内汽车芯片产能处于持续上升中。近日,中芯国际公布,其上海芯片工厂的月产能已突破1.7亿枚。同时,核心关键设备28nm离子注入机的国产化也已实现。中国的10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产线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统计公报信息显示,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的支出预计将达到3.08万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4%。在大量的研发投入及研发资源聚力攻关之下,先进制程光刻机的自主研发也在逐步推进。
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应用市场之一,长期以来约70%以上汽车芯片需要进口。外界有舆论认为,如果外界持续封锁,以往依赖中国市场的跨国芯片巨头会面临很大困境。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芯片同比减少455亿枚。与此同时,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已经迅速增长到30%,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在全球占比也近50%,而且持续高速增长,这样的发展势头及巨大的需求,势必给汽车芯片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在外界围困之下,客观上也只能把这一巨大的市场大部分留给国内的芯片产业链企业。“因此,随着中国芯片企业的技术不断突破和一系列技术瓶颈的突破,未来的中国芯片产业有望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发生颠覆性变化。”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张骏向记者表示。
多方看好中国产业
“穷则思变”,有阻力并不可怕,而务实的努力才能有所作为,从而拥有在产业中的地位。
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外界一些目光敏锐的观察者已看清形势。美国“技术洞察”公司的半导体行业高级分析师斯拉万·孔多贾拉说:“美国的制裁推动了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的雄心,并帮助促进了其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增长。”
甚至连荷兰光刻系统制造商阿斯麦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近日也表示,鉴于美国阻止中国企业从海外获得先进设备,中国发展自己的芯片制造设备行业是符合逻辑的。他指出,中国一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3年内生产数量如此之多的电动汽车,这需要6-7个成熟的逻辑芯片工厂才能提供足够的芯片。
《南华早报》报道称,智能汽车的繁荣推动了中国车企与第三方生产商提高汽车芯片产量。随着智能汽车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越来越普及,中国的汽车芯片制造商已崛起成为赢家。中国已经形成一支芯片生产商大军,能够生产用于汽车的成熟制程芯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仅广东省的汽车芯片相关企业就有8900多家,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近55%。
咨询机构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的高管表示,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与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相关的芯片也正在快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巨头正蜂拥进入这一领域……汽车企业缺乏芯片的情况令许多国内芯片企业的业务激增。
“在各方面的重视支持下,在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茁壮成长,一定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先世界提供有力的支撑。”曾欣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