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上海博物馆的新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以考古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今天,展览开幕。
此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由上海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这是继去年成功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开篇之作“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之后的第二场文物考古大展。
展品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九成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展览从古国、稻作、手工业和玉器四大板块入手,将带领观众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走近东山村、凌家滩、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
展厅序厅,画出一条北纬30°的世界古代文明发展脉络线,东方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放眼世界,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等基本处于同一时期和同一纬度,有着相近的文明化进程。良渚文明的发现,定位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时间坐标,突破了近代西方学术界建立起来的文明起源理论和发展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绵延不断的实证。
此次展览中的展品件件是精品。崧泽文化的典型器物人首陶瓶,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大和最重的凌家滩遗址石猪,良渚王的“三大神器”——“琮王”“钺王”和玉权杖,迄今发现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透雕玉人首形饰,史前最精美的象牙制品——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象牙权杖,利用整根象牙剖磨而成,表面装饰有精美繁缛的细刻纹饰。它的发现,说明良渚文化礼器系统中,除了以往认为的玉质礼器,还存在以稀有资源为材料的其他质地礼器。上海博物馆将多家文博机构的“镇馆之宝”齐聚一堂。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发展高度的最典型代表,深入探讨其演进过程、特点及影响,将对深入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探讨中华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方能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获得文化自信,这也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担当所在,在厚重而深刻的历史中把握发展规律,带领观众找寻属于自己的中国答案。
为更好地将观众带入这次中华文明探源之旅,上海博物馆将针对不同年龄身份的观众,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形式多样、展厅内外种类丰富的分众教育活动。微信导览、智慧导览等多种导览方式,以及成人和儿童两版折页,将为观众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助力观众读懂文物、看懂展览。学术讲座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带来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分享。工作坊将采用亲子阅读、展厅探索、遗址考访、科学实验、教师研习等多种形式,突破展厅限制,给观众带来更多深入体验。
本次展览将于6月2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0月8日。考虑到展览期间,恰逢参观客流高峰期,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并为观众提供良好观展体验,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将实行全预约制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