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日前,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展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本届展会上,各参展商纷纷表达自身已经制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战略规划,并以实际行动,力推发展共识。例如金融、资本市场相关机构,承诺并遵循低碳化长期价值理念,倾向绿色投融资等。
在中国,根据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中国提供的相关数据,目前绿色融资发展较早,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绿色贷款存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这体现出中国企业在深刻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版图中。
毕马威中国“我们的影响力计划”主管合伙人彭富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技术、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而且高碳产业占比很高,这使得我们在减排方面面临更多难题。其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需要面对发展经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会增加碳排放量。最后,我们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双碳”目标,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技术、产业等方面的转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中国依然需要去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化现有的能源结构和企业模式,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针对毕马威中国自身的行动,彭富强表示,为了力争在2030年将毕马威全球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在2019年的基础上减半,毕马威中国已进行了气候模拟和建模分析,以便更好地计划和落实内部脱碳路线图和策略。“目前,我们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供应链碳排放、倡导循环经济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实现企业脱碳的核心举措,以此降低我们自身和供应链运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提升透明度,我们每财年发布‘我们的影响力计划’报告,披露我们的气候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