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专项研讨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建议,加快布局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数字化管理,从机动车低碳排放管理领域助力数字强国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总量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保有量导致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稳步增长。掌握机动车排放的真实数据,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对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数字化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姚圣卓说:“机动车污染物为主移动源污染,其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供新路径。”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专家提出,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与城市碳排放的核算、核查和最后的评估都是紧密相关的。
与会专家表示,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技术已经成熟,要充分发挥机动车物联网检测的动态大数据,赋能机动车排放管理转型升级,机动车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符合数字强国建设要求,也势在必行。
研讨会现场发布了《真车数汽车排放物联网检测动态数据报告》,该报告对2023年4月30至5月31日,北京市内行驶的739辆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进行了物联网动态检测数据采样工作。报告显示,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200-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76.05%,小于2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6.09%,大于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17.86%。
据介绍,北京目前已有检测厂,通过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检测,并对车辆排放污染量和碳排放量进行数字化分类管理。只需5分钟,就可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完毕。车辆驶入检测底盘测功机上后,系统通过瞬态工况主控机发出指令,车辆加载测试子系统微处理器和气体质量分析子系统微处理器,瞬间同步响应、协同运行,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状态下,控制车辆在同时速、同功率、同时点的条件下测试,分析每一秒采集车辆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污染物等,通过射频感应器、互联专网与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互动,对检测过程数据(克/秒)进行实时管控,通过可视化电子大屏,分析计算出每公里排放多少克污染物。
万精(北京)车辆数据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梓清说:“该平台对车辆检测过程数据进行监管,杜绝人为作假,保障数据真实可溯源。”
颜梓清认为,碳交易最终是要在数字的支撑下才能实现。“我们建议将来实现机动车碳交易,低于200g/km的车可以排放,高于300g/km的车辆一定要有所代价购买碳才能出行,(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碳排放,实现降碳减排的目标。”
颜梓清表示,目前机动车排放管理仍未得到有效数字化,希望汽车物联网检测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实现机动车排放的精准控制,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绿色升级,促进机动车碳排放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