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95后、00后,来自上海的这群年轻航天人在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总装任务中挑大梁
新民晚报| 2023-05-30 13:55:36

“点火”“起飞”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喷射出耀眼红色尾焰火拔地而起,托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冲出云霄。集合在3公里外观测点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总装团队见证了这一关键时刻。

“90后”守门人:质量检验无小事


【资料图】

“安装位置清洁了么?”“电缆保护到位了么?”“导热硅脂涂匀了么?”……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总装检验员“90后”刘峰均时常向总装人员发出一个又一个“疑问”。

作为一名总装检验,刘峰均就像一台扫描仪,将总装流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产品的每一项要求、过程的每一项操作细节都牢牢地锁定在脑海里。面对神舟十六号推进舱的九个分系统和数十种特殊的总装检测要求,他说道:“以前,我们是对着工艺文件一个个确认签字、拍照,虽然有记录,但没法做到细致的对比和联查。现在,我们用多媒体来记录,想查哪里就点哪里。”

刘峰均提到的多媒体记录正是神舟十六号推进舱研制过程中质量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型号研制状态记录、故障排除、在轨支持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此,他针对数以万计的照片、视频等质量记录,按区域、功能进行分类收集和整理,提出了从型号研制流程和产品配套两个维度的记录方法,创立了覆盖各型号全周期的多媒体记录手册,从而确保神舟十六号推进舱从总装开始到发射、从局部到整体的记录完整性和准确性。

“95后”退役军人:我想去酒泉执行任务

六年前,刚退役的“95后”凌晓峰心中总有一个遗憾。服役期间,他曾有机会被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阴错阳差没有成行。彼时,他的心中已种下了“去酒泉执行任务”的梦想。

2020年的毕业季,凌晓峰毅然选择了与学校一路之隔的149厂,重启了心中的梦想。如今,仅仅入职三年的他,已经前往酒泉、文昌参与了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在内的4次发射任务。

作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一岗,凌晓峰始终坚持“第一次就做好、第一次就做对”。面对管路系统柱塞接头一次装配合格率较低的问题,他主动参与了专项技术攻关。在此期间,他时常向每一位总装人员请教各自的装配经验,从中观察微妙的细节。密封件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密封圈上密封脂涂抹是否均匀、导管安装是否垂直对中、螺母拧紧是否丝滑、测力力矩大小是否合适等等事项都被他一一罗列,经过数十次的数据比对,他摸索到了影响装配一次合格率的关键操作流程,总结出了“一看、二涂、三对、四测”的装配技巧,从而保障了产品的总装质量。

在此次任务最后的冲刺阶段,凌晓峰承担了试验任务推进分系统检漏及其他分系统加注、充气期间的操作任务。由于任务的特殊性,他需要配合各分系统连续作战、一气呵成地完成每一次的充气、加注工作。由此,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与星月作伴的深夜。当被问及是否需要更换人员时,他总是信念满满地笑着说“请放心,没问题,保证圆满完成任务!”在他的精心细致操作下,推进分系统检漏一次通过,各分系统的充气、加注任务均顺利完成。

“00后”小将:我总装的第一艘飞船

作为团队的最新的血液,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总装操作韩宇是一名“00后”。入职的第一天,他就收到了一份149厂为航天新人定制的“入职礼包”,即“一人一策”的培训方案和“特级技师+青年技能人员”的师资力量,在部门的精心安排下,他也正式开启了师从青年技师沈鑫的总装学习生涯。

神舟十六号推进舱是韩宇参与总装的第一艘飞船,在总装高级技师陈为、青年技师沈鑫两代师傅的严格、细心教导下,他的操作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并顺利进入到神舟十六任务总装工作。上海总装、北京外场试验、酒泉发射场的各阶段工作任务中,都有韩宇精心操作的身影,他已成为载人飞船型号总装团队中的一名“小将”。

对于推进舱内各项精细装调而言,80余束电缆在舱体内盘旋而居,就好比“穿针引线”一般。而自从三维数字化总装系统上线后,总装现场再也看不到纸质图纸,导管、电缆之间“纵横交错”的装配关系、空间关系都能通过数字终端设备看到它们的“真面目”,从而增加了总装时产品的可视性和可读性。

在电缆总装敷设期间,1.85米的韩宇蜷缩在舱内,或是确认固定位置、或是绑扎电缆、或是插接插座、或是做最后的电连接器保险工作。在三维模型的“加持”下,他先是将陈为、沈鑫两位师傅的提醒和电缆敷设的注意事项进行一次推演,着重关注每根电缆路径上的绝缘保护措施,从而将设计、工艺要求真真切切地落实到实处。随着他指尖的一次次“滑动”,哪里会干涉、哪里需要保护,都被他琢磨透了。他敷设的电缆不仅满足电缆固定最短距离的要求,还能满足不同粗细电缆转弯半径的控制要求,在舱内架起了一道道固定牢固整齐的“空中长廊”。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通讯员 许帆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