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在今天上午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见面会上,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与中外媒体见面。
“7年前就有媒体朋友问我说,海鹏已经飞了三次了,下一次他飞不飞。我说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景海鹏说,为了能四次圆梦,这7年他没有耽误过训练,现在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我们的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指令有成千上万,这一切都已经烂熟于心。”
朱杨柱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2020年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这是事业成就的,更是时代哺育的。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他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完成好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开展好载荷照料和技术试验,确保空间站能够高效、稳定、安全长久地运行。“对于本次太空出差,我内心充满了期待。我期待着尽快调整好状态,尽快适应太空失重的环境。我更加期待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精准的操作,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以前航天员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既神圣又遥远。我也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2018年,当我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我就毫不犹豫报了名,入队以后我感受到了航天员队伍的可亲可爱。过去只能在报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成了我们训练场上的师傅,运动场上的队友,生活中的朋友。”桂海潮介绍说,作为载荷专家,他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的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收集整理乃至分析。“尽管我们在职责上有分工,但我们是分工不分家,每一项操作,每一项任务我们都互为备份,共同完成。”
本次乘组,三名航天员均为博士学位,景海鹏1966年出生,朱杨柱与桂海潮均为1986年出生。对此,景海鹏笑言:“虽然年龄相差20岁,但是我们在一起并没有感到有陌生感,也没有距离感,更没有代沟。正所谓航天人永远年轻,航天员永葆青春。我们现在在一起配合得非常默契,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彼此间都能看得懂,听得懂,读得懂,三个人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