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小学招生今天开始网上报名,家长必须在三日内在“公办”和“民办”之间二选一。虽然有超过9成的小学新生最终是就近进入公办学校,但总有家长担心对口的小学“好不好”,纠结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对此,教育专家和校长纷纷建言,这样的过度焦虑实则是被“教育内卷”所误导,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切的教育环境就是好学校。
(资料图片)
家长莫带负面情绪
“现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我们曾在多个区做过调查。有些新建学校或刚挂名大学附属的学校,第一年招生时往往门可罗雀,但两三年后就变得炙手可热了。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学校让家长真切看到了是怎么教孩子、怎么管孩子、怎么让孩子充分发展的。”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上师大的优质师范力量辐射到更多中小学。他说,选择进入了公办学校后家长一定要坦然,绝对不要将自己对就近入学的“不甘心”或“怀疑”等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学校也应当常态化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知晓学校具体的教化场景,比如教师上课时是怎样对待反应能力有高有低的孩子的、食堂是不是让孩子吃得开心、活动空间是不是有助于孩子的特长发展,只有这些疑惑都解开了,家长才能真正放心和认可这是一所“好学校”。
挑选班级多此一举
“大门没得选,小门总可以挑挑拣拣吧。”也总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无奈”才对口入学的,报名后就想用各种办法求得分一个“好班”。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校长王瑾说,他们一个年级12个班级,一年级分班时把学生登记表按男女生分开,像发扑克牌那样,先把男生表格从1班到12班轮回发完,再发女生表格,这样就能使各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等到所有学生都被随机分配完毕了,12位班主任再用抽签方式决定自己归属哪个班级。一般来说,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位能力很强的老教师,那么相应配备的其他学科老师可能会年轻一些。
现在不要说小学,连公办初中都没有了所谓的“特色班”“提高班”,家长绞尽脑汁托关系分“好班”实为多此一举。王瑾校长说,有些家长之所以迫切要求挑个“好老师”,就是为了把一切责任都扔给老师。曾有家长找到班主任,要求建个微信群,结果把家里的保姆拉了进来,对老师说:“以后有事就找保姆,我们家长太忙了,没空管孩子。”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王瑾校长还表示,一年级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选班级”“挑老师”,而是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有起码的是非判断能力,在学校里,无论在什么班级里都要尊重老师、敬畏老师、听从老师,这是学生最基本的操守。
松江区九亭五小副校长张佩佩说,进入小学后孩子的交友面扩大了,集体活动的时空也无限延伸了,在幼升小阶段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边界意识。比如规则意识,孩子首先遇到的是比幼儿园里要求更严格甚至有些严厉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不会时时面带笑容,有时还会很严肃地批评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那么,家长就应该提前引导孩子如何去积极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方法,逐渐掌握班集体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倾听习惯、发言习惯等,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做都是有边界的。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