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 这项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周末“火”出圈
新民晚报| 2023-04-17 09:06:48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双减”之后,学生们的周末都在做什么?刚刚过去的这个春日周末,千余名沪上青少年涌入上海科学会堂,尽情展示自己的课外时光——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里举行。70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30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30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92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等,从1.4万余件青少年科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现场展示。

运动前,你的热身到位了吗?只见朱加力在PAD大小的装置中,输入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再根据热身时的心率、血氧、体温、呼吸频率等数据,通过自己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就可以量化热身状况。这位来自华师大二附中松江分校的高中生,平日学业够紧张了,周末玩的花样也足够多。在他看来,周末做点科创小发明,是个不错的休闲方式,因为自己碰到的问题自己解决特别有趣。源于自己在运动时的受伤经历,他怀疑是自己热身不够充分,于是就想发明一种预判热身充分到位的装置。

“我找到了在科学文献研究上,不同的身体指标下,不同的跟热身相关的指标在热身后应该达到的标准指标范围。我将这些公式都编入到我的软件程序里面,再分析到主控板上,进行体现。” 周末闲暇,翻看学术论文,动手编程,虽不及打游戏来得刺激,但是更有收获和满足感。接下来,朱加力准备继续将其升级成一个便携式装置,最好能成为一种可穿戴设备。

源自生活,进而引发“大创新”的科技灵感,在今年的大赛中多了起来。自“双减”和新中考政策相继实施以来,学生的多元综合技能发展和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全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始终走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前沿,涌现了一批在新兴交叉学科、科技热点问题领域的新想法、新创意,为科技人才的育才、选才、引才提供了支持平台,在实践中发现和凝聚了一批热爱科技创新的青少年。本届赛事自今年1月3日起开始申报,至2月9日截止,共收到全市参赛师生和单位提交的14205份申报材料,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占比近80%,较上年增幅高达25%。

“自己做的还是老师做的?”“这个二极管是在哪里买的?”“实验中试管要清洗几次?”……比赛现场,来自全市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老师们,不仅关注中学生科创的创新点,更关注孩子们本身的科学精神。连续多届承担评委工作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大赛从评价项目逐渐转向更加注重对“人”的评价,评审重点考察参赛学生的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看看他的想法的来源是哪里,为什么要做这个,怎么思考怎么做这件事情,然后做的过程中实验的数据怎么样,怎么测的,为什么要测这些数据,通过整个过程,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追求科学的精神。

“‘双减’以后学校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做科创类教育,上海市科协跟市教委签了一个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合作框架协议,利用科协的科普资源、院士专家的资源,共同为学生的科创做一些工作。”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富晔告诉记者,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办于1982年,每年举办一届,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其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育“双减”的当下,希望通过青少年科创大赛平台,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培育孩子的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

最终,本届大赛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585项,青少年科技创意一等奖200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一等奖15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0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一等奖30幅,优秀组织单位示范奖5家;71家专项奖设奖单位评选出802个专项奖获奖项目。在各板块排名居前的项目中,根据学科分布、年龄分布等要求,评选出2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1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推荐申报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
mpeg4_mpe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