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鹰回来了!”这几天正值42届爱鸟周,杨浦公园的观鸟爱好者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喜讯”。去年在公园中筑巢生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今年再次现身,住进了“旧巢”,准备孕育新生命,而园方再次忙碌着做起了保护措施。
记者获悉,除了杨浦公园,凤头鹰已在杨浦多处现身,在共青森林公园、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等都有筑巢,江浦公园等处也有观测记录。而放眼全市,凤头鹰已不罕见,且似乎并不畏惧在人流密集处筑巢。为何中型猛禽,看上了这些人类的“宝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凤头鹰今年3月回归
“看到吗?树上站着一只老鹰!”今天下午,记者在杨浦公园双阳路大门主干道处,看到一群市民正聚在一起张望,不时还有带着专业器材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循着大家视线望去,高大的香樟树上,去年的鸟巢还在,只不过看上去更大、更饱满,似乎经过了重新“装修”。一只凤头鹰正昂首站在树枝上,一会儿似在沉思,一会儿梳理着羽毛,不时也望望人群。
树底下,熟悉的绿网再次拉开,还挂上了“内有猛禽,请勿逗留”警示牌。两名保安来回巡逻,见人多了就提醒大家不要长时间逗留。但是,很多常客早就知道了凤头鹰的故事,津津乐道地为新来者做着科普。
市民方保聚家住公园附近,只要不下雨几乎天天来公园。去年9月,他就拍到了凤头鹰的身影,至今已拍到不下几十次,记录下凤头鹰幼鸟长大的一幕幕。“去年就有两只筑巢,今年又回来了。除了它们,我还拍到过棕头鸦雀等鸟,公园生态真是越来越好!”他说。
去年封控时来到公园
凤头鹰的回归,是个“再续前缘”的故事。去年疫情期间,杨浦公园在封控时发现两只凤头鹰筑巢。在没有游客的两个月中,“不速之客”造房生娃、抚育小鸟,以珠颈斑鸠、松鼠等为食,将公园视为新家。
6月解封后,游客渐多,园方怕人类活动会惊扰他们导致产生应激反应甚至伤人,便在树下拉起了绿网。“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也有凤头鹰筑巢,但他们林子较大,杨浦公园的巢位于主干道上,因此我们根据孔雀参观场所带来的灵感,拉了绿网,希望人鸟和平共处。”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管理指导科负责人裴蓓说。
去年七八月间,凤头鹰幼鸟学会了飞翔,不久后就羽翼丰满自立门户了。随后,凤头鹰父母也渐渐不见了踪影,于是绿网也被撤下了。“鸟类只有繁殖时期才需要巢,等幼鸟会飞之后,一家就会离巢到处游荡。”从去年起就持续关注凤头鹰一家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放说。
本以为故事告一段落,谁知今年3月8日,一位来拍花的摄影爱好者偶然又拍到了凤头鹰捕食和交配的身影,并告诉了园方。管理部门立即行动,不仅重新拉起了绿网,还火速订购了更多绿网,希望将保护范围扩大。“因为育雏期间的凤头鹰可能会有更激烈的应激反应,所以绿网保护范围将更大。”裴蓓说,“去年封控错过了筑巢和孵蛋阶段,今年得知他们交配后,我们也很期待补上去年错失的前半段,让凤头鹰的故事更完满。”
复旦校园内也有筑巢
不仅如此,凤头鹰的故事还“未完待续”。4月7日,杨浦公园观测到了第三只凤头鹰,通过腹部纵纹呈心型的特性来看,王放觉得这只似乎是亚成鸟,也就是出生一年内、还未达到性成熟的鸟。“凤头鹰雌鸟体型较小,更偏灰褐色,腹部纵纹灰褐相间,而雄鸟的纵纹则黑白分明。”他向记者科普道,“第三只凤头鹰,也有可能是这对凤头鹰的孩子。”
王放透露,凤头鹰在离开杨浦公园后,很可能在周边寻找新的住所。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一幢教学楼前,今年3月20日也发现有凤头鹰筑巢繁衍,不排除是杨浦公园凤头鹰孩子们的“新房”。
其实,凤头鹰在上海并不罕见,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数据显示,凤头鹰在世纪公园、顾村公园、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大宁公园、闵行体育公园、上海动物园均有被观测到的记录,其中世纪公园有125条观测记录、滨江森林41条、共青森林公园47条。
那么,为何凤头鹰会在杨浦公园、复旦大学等人流相对较为密集的地方筑巢呢?王放认为,原因之一是这些场所的树种树型和食物来源比较“对味”:“猛禽喜爱的筑巢场所,树木要高,树种组成要丰富,底下还要有草地和灌木。”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市民保护意识的提高,凤头鹰对人越来越不敏感,因此选择人流密集处也并不罕见。“尤其是它们的后代、后代的后代,面对人类会越来越放松,因此凤头鹰、红隼等猛禽伤人的事件数量是在减少的。未来几年中,凤头鹰或许会不断出现在杨浦公园。”王放说。
对此裴蓓也认同,如果凤头鹰出生就在很热闹的地方,基因里会留下记忆,幼鸟也会学习上一代,继续在热闹的地方筑巢。
兼顾安全与生态平衡
凤头鹰的故事仍将继续,兼顾鸟类安全、游客安全与生态平衡是一道管理方的“必答题”。对此,裴蓓表示,从管理部门的角度,一定是“安全第一”,游客和野生动物的安全是底线,之所以拉绿网、设置提醒牌,也是出于安全考量。“凤头鹰在晨昏比较活跃,我们也建议,游客最近来杨浦公园可以戴帽子、撑伞。凤头鹰毕竟是中型猛禽,切勿在巢穴下逗留,路过时请尽快通行。”她说。
在市民层面,“凤头鹰回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也吸引了众多“追星粉丝”,摄影爱好者日日蹲守时时拍摄,记录下一张张生动的影像资料。对此裴蓓认为,管理部门希望借此机会了解凤头鹰的习性,为今后应对类似情况积累经验:“在不断积累对凤头鹰的认识后,我们也会考虑到观鸟爱好者的需求,或许今后会设置适当的观察点位,他们的照片也能为野保科普宣传积累丰富的素材。”
据悉,近年来杨浦区以全面实施林长制为抓手,注重加强对绿地、湿地、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等绿化资源的保护管理,为城市建设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生物的平衡、和谐相处做出持续努力。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