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过去这两周,邻居间变得安静。我所住的这一层楼有4户人家,职业和作息各异,平时也少有交集。去年春天抗疫的时候,大家才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互通有无。一开始,这个群叫作“抗疫互助群”。谁家缺盐了,谁家需要打印纸,谁家临时买不到药……过了几天互帮互助的日子后,群名被默默地改成了“家”。
这个冬天,“家”的微信群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两周前的一开始那几天,我们家做饭都会多烧一点,拿个饭盒装好,悄悄放在邻居家门口。后面几天,我发现门口多了邻居家的那几道家常菜,同样也是悄悄放在门口。于是,大家都安心了,虽然直接互动少了,但默契还在,知道对方安好就好。
这两周,我每天要往老家打数个电话,关心父母的抗疫生活。由于提前做了一些物资和药品上的准备,他们没有那么慌张,几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安安静静地等待身体康复。好转之后,开始拉二胡,在院子里遛遛狗,就这样一点一点把“日常”的节奏找回来。
回到单位上班,看到单位为大家准备了抗疫物资,突然之间很感动。这同样也没有什么通知和言语,但这份温暖就默默地放在那里了。同事们陆续返岗,见面大多会心一笑,有的同事已经开始出差的新征程了。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生活?过去的这两周告诉了我一些答案。
一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要向前看。生活仍在继续,尽管呈现更为复杂的面孔。“变化”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变”,但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并非手无寸铁。尽管疫情改变了生活的某些方面,但我们也不应忘记,还有那么多温暖的事物仍然扎根于我们的生活。
二是,正如《新冠时代的我们》一书作者、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所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我们处在同一个故事中的不同节点。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能比坚韧的团结和温暖的同理心,更能照亮前路。
吴宇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