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大幅增长,带来动力电池需求水涨船高。由此,也吸引了诸多跨界者纷纷涌入这一赛道。
【资料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超24家公司传出跨界布局电池新能源赛道消息,其中包括来自房地产、服装、食品、物流、玩具、陶瓷、LED、酒业等多个不同领域的企业。
当然,对其中有充分准备或熟谙门道的企业自不必说,但盲目跟风值得警惕。“大家把造电池想得太简单,认为随便搞一套设备、组建一个研发队伍就做出来,这是误区。”近日,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代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结合行业发展谈了自己的思考。
优质产能更为关键
此前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50多家企业对外公布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在代志华看来,目前,电池行业中能落地的优质产能依然稀缺,随着电池厂产能扩建,上游材料供应能力不可忽视。他认为,造电池属于高端制造业,涉及长周期研发投入、大规模制造一致性和稳定性、制造成本管控等,是综合门槛和要求都非常高的行业,不是简单建一两条产线就能做好的。
代志华表示,电池制造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行业。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在其中就十分关键,欣旺达与上游材料商基本上都有战略合作,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尼也有相应的投资项目,保证了材料供应的稳定。尽管欣旺达电池大幅扩张产能,但公司对上游并未采取激进的溢价收购,还是选择参股公司以保供为主。
除了跨界,去年锂价大涨也让部分下游整车厂宣布自己做电池,杀入动力电池赛道。
代志华介绍,车企对占据成本接近1/3的动力电池重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动力电池的验证周期较长,国内车企需要2年左右,海外车企则需要3年左右,因此,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准入也是有门槛的,在供应安全得到保障之后,各个环节趋向于稳定的头部合作伙伴。同时,动力电池制造端的良品率以及能耗效率等要求都非常高,需要长期能力和经验积累,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整个运转成本的关键。
“车企无论是认为材料赚钱,还是认为电池厂赚钱,在保证供应安全之外的垂直一体化布局,其实都是在将有限资源投入到非核心业务,所以车企去做电池实际上是不合算的,从研发、制造等方面投入都非常大。”代志华认为。
企业看重市场机遇
在代志华眼中,动力电池市场的核心仍然是以消费者为主。尽管当前上游的利润率较高,但如果下游价格过高,需求跟不上,这种高利润率也无法持续。因此,电池企业经营要保持稳健,一方面不要制定过于激进的市场策略,另一方面需要有战略定力,要兼顾短期和长期,避免剧烈的市场波动带来风险。
他认为,要注意当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一个风向,即欧美构建本地新能源产业链。其中,欧盟设定本地产能目标,并且提出了战略原材料的环境足迹声明要求。在补贴、贸易等环节,也都设置本地化的要求。美国2022年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如果电动汽车满足“电池中一定价值量占比的关键矿物需来自于美国或美国自贸协定国家”、“电池中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大于一定占比”这两项条件,才有资格获得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只满足其中一项可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出于政策变化的考虑,国内头部电池企业也纷纷出海,在国外本地建设电池厂。
“企业出于全球化考虑,欣旺达很快也会有一些动作,已经酝酿了将近一年。”代志华表示,海外客户会按照本地化供应链去要求,但这里面也有节奏,比如到某个阶段,原材料占比多少等。不过,相比于政策,代志华认为与国外大客户的交流沟通更为重要,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深度合作,让客户看到电池企业在供应能力、成本、技术先进的优势更重要。他说,一个电池包有上百个电芯,因此每一个细节都要到位。只有扎扎实实不浮躁,一点点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成本做到极致,制造做到极致,才能赢得市场。
锂价长期还会下行
代志华认为,从长期看,如果锂矿价格太高利润太厚,就会有很多的资源投入到勘矿、采矿的业务中,锂矿价格会下降,材料价格也会下降,供应不会有大问题。他不认为锂价长期会处于周期高位,理由是因为全球锂储存量并不少,而且资本推动,很多人都会去采矿,只要利润高的地方都有人“卷”。由此会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周期高点溢价买矿,但锂价下行后就会亏损;另一种是勘测新矿。在他看来,锂矿开采及提锂成本会越来越低,采矿技术、提锂技术以及盐湖提锂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环保,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对于企业拥有矿业,他认为并不一定是好事,要看什么时候投资,跟期货一样。仅仅是从开采成本和开采技术的角度,他认为未来碳酸锂每吨10万元至15万元都是合理价格。
近来,锂价目前走势并没有一路看跌,仍然稳定小幅波动,但从2020下半年至今,锂价已经从4万元/吨上涨到60万元/吨,再从60万元/吨降到15万元/吨,又回升到近期的30万元/吨左右。他认为,这验证了锂矿价格背后反映的不是一个真实理性的市场供给关系,是短期市场情绪的波动。
面对这样的“过山车”般的价格走势,代志华认为,这种价格浮动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定关系,在今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市场有一波降价潮,放大了需求下降的市场情绪。理性来看,大涨大跌都不是制造业的特点。今年第一季度锂材料价格大跌,就有受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情绪影响出货的考虑。
他强调,更稳定的市场机制需要产业链上供应环节和需求环节的某种沟通,形成真实的市场交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