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推出了由赵晓星著写、撒旦君绘画的《敦煌: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一书。从选题立项到出版,历时4年完成的这本书,是一本给孩子们讲述的真实的敦煌历史绘本。
现为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的赵晓星,于16年前进入敦煌研究院,十几年来一直从事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研究,并已出版好几本关于敦煌文化的专著。只是,当面对孩子,尤其是5—10岁的孩子们,专业性无可置疑的赵晓星,将如何“讲”敦煌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1月6日,奔流新闻记者采访了赵晓星所长。
奔流新闻:关于敦煌文化,您觉得孩子们(5—10岁)都应该有所了解吗?
赵晓星:我觉得每一个中国的孩子都应该知道敦煌,对敦煌文化有一些了解。
当然因为年龄的差距,他们的认知可能不一样,比如说5岁的小朋友可能会模糊地知道中国有个有趣的地方叫敦煌,10岁的孩子应该知道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为什么他们要知道敦煌?因为敦煌历史悠久,如果从敦煌设郡算起,敦煌文化不间断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并为全人类留下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文化宝库、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东西方文明的汇聚、多民族交融交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现在也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奔流新闻:作为一名敦煌文化的专业研究者,关于敦煌文化,您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
赵晓星: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同样读一本书收获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我在创作《敦煌:从新石器到今天》这本书时,主要的思路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历史中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对敦煌三千多年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是整本书的主线。以时间为线索,在每一个时期重点讲一些代表性的事件、人物,画面中还会出现一些重要的遗址、文物,包括最吸引人的敦煌壁画和彩塑。全书最后还有一个索引,标出画面中的遗址、石窟、文物和文献的出处,孩子们甚至可以拿着这本书到遗址地、博物馆去对照观看。不仅是到敦煌去看敦煌文化,甚至是到全世界去找敦煌文物。
读完全书,我希望能引起孩子们的一些思考,比如敦煌作为丝绸之路要冲,敦煌文化其实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多民族交流交融的成果结晶,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我们中华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这样的特点。再如,从敦煌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兴盛的时候也是敦煌文化繁荣的时期,国家衰落时敦煌也避免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孩子们对敦煌文化有了解,看到敦煌兴盛的部分一定会有民族自豪感,看到藏经洞的故事也必然会坚定自强的决心。很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敦煌文化的种子,可能是书中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者遗址、石窟,甚至是服饰、器物,让孩子们在今天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温度,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奔流新闻:从2007年进入敦煌研究院,您十几年来一直从事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研究,但是,这一次,面对的是给5到10岁孩子“讲”敦煌,您如何在叙述上做到深入浅出,避免学术化的“教”?
赵晓星:我自己有两个小孩,一个10岁,一个6岁,刚好在这本书设定的年龄。我平时很关注他们喜欢的书,虽然我会给他们买一些我觉得好的书,但也有很多时候他们会告诉我哪本书很好看,不少都是小朋友们之间互相推荐的,我给他们读的时候就会注意哪些形式比较吸引孩子。作为儿童绘本,文字一定要通俗易懂、字数也不能多,要充分利用画面来说明细节。
举个例子,第42页讲唐初敦煌地区内部局势不稳定,如果写“武德三年(620),瓜州刺史贺拔行威举兵反唐。五年(622),瓜州土豪王幹斩贺拔行威,归降唐朝。唐将瓜州分为两州:即瓜州和西沙州。瓜州治所原在晋昌县,领晋昌、常乐二县;西沙州治所在敦煌,领敦煌、寿昌二县。六年,当地人张护、李通叛乱,拥立窦伏明为主。唐瓜州刺史赵孝伦平叛,窦伏明归降,敦煌内部的动乱至此平息”,这样的一段话可能会让小朋友没有耐心读下去。于是我配合画面将这部分改成这些人物的对话如下:
贺拔行威:“我不给唐朝打工当什么瓜州刺史了,我要当敦煌王!”
王幹:“我爱大唐,决斗吧!”
张护:“我们也不想给唐朝打工,窦伏明你来当我们的头儿!
李通:占了西沙州、继续打瓜州!”
窦伏明:“看眼前的形势,大家还是跟我一起投唐吧!”
赵孝伦:“我爱大唐!想占瓜州没门!”
这样修改之后,小朋友会觉得这些人物很有意思,也能明白哪些人在当时捣乱、哪些人支持唐朝维护敦煌安定。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他就会通过人物的名字去查询、了解更多背后的历史故事。
奔流新闻:听说您这次创作中也会与自家的两位“小编辑”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真的有听取并接受过他们的建议吗?还有,关于敦煌文化,您会讲给自家的两位小朋友吗?感觉他们有兴趣吗?
赵晓星:是的,因为我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所以平时孩子们接触到敦煌文化的内容很多。两个孩子是我的头两位读者,我在校对的时候就拿给他们看过。10岁的女儿一边看就一边指出书中哪些是她见过的文物、哪些是她去过的洞窟,她说撒旦君画得真有趣、而且壁画还画得那么像!我给6岁的儿子读时,他觉得太有意思了,兴致勃勃地从头听到尾。孩子们的反应,让我确信这本书对5—10岁的小朋友很有吸引力。
我们家因为有关敦煌学的书和画册很多,有时都不用专门去给孩子讲,他们自己就对敦煌文化有兴趣。而且我时常也会参与一些敦煌文创产品的研发,时常把样品拿给他们,比如说做敦煌“天龙八部”盲盒时就给他们讲了这些形象的来历,还给八个玩偶编了段对话一起表演。女儿对考古特别感兴趣,所以喜欢敦煌壁画,喜欢壁画里那些故事,也喜欢把敦煌供养人画成卡通形象。儿子可能是男孩子的原因,对敦煌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张骞出西域的故事,他完整讲给我的时候,我都很吃惊。因为我没给他讲过,他是从一个有声棒棒糖里听的。我发现,博物馆和遗址地都是很适合带孩子去的地方,只要给他们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他们就能在那里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会把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来或画下来。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雷媛 刘小雷
(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