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你从西双版纳来!上海疫情严峻,你承载着西双版纳州各民族的深情厚谊,身披着版纳的热烈阳光,浸润着版纳的清澈甘泉,日夜兼程,来到上海,为处于封控状态的我们,送来餐桌上的五彩蔬菜。为“买菜难”的上海市民纾解困境。
绵糯的南瓜,脆甜的冬瓜,清香的卷心菜,甘洌的茶叶,闪亮的大米,还有新鲜的水果……作为曾经的上海知青,我们还是在十七八岁年纪,就知道你们长在地里、挂在树上的模样,也早已品尝到你们的特有滋味。那时的我们,满怀理想,义无反顾,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不远万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农场和村村寨寨,屯垦戍边,为改善边疆面貌,用我们的热血和激情,在那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竹篱茅舍,栉风沐雨,谱写早期“沪滇合作”的人生青春之歌。我们也由此与当地农场老工人、村寨山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犹如奔腾不息澜沧江波涛的深情厚谊,让我们彼此之间,时常牵挂在心,这是因为,当年艰苦生活历练锻造的毅力、才干和精神,都是那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上海知青”,已然成为镌刻在版纳大地上,无人不知、常说常新的闪光名词。
今天,在这个全面抗疫、共同守“沪”的春天,西双版纳的上百吨蔬菜水果,以优质、快速,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眼前,也同时浮现在那蓝天白云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亲切的话语。景洪市傣族曼娈寨的玉波姑娘说:“百余吨果蔬,虽然对人口众多的大都市来说,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都是远在千里之外南疆人的满满爱心,礼轻情意重啊!”深山老林里的勐仑镇阿克寨,山势陡峭,是个“马到山前也要掉泪”的偏远之处,见到那里的爱伲族村民捐款纸条,不规整的汉字写着:夯本20元,节左20元,日飘20元……他们与当年不畏艰险、患难与共的上海知青,有着多少血浓于水的感人故事!现在的他们由衷说道:“边疆浦江心连心,版纳上海一家亲。”
2022年,是《西双版纳》杂志创刊40周年,年初,刊物约请几位与云南有密切关联的上海知青作家题词。叶辛题写:以文学的诗意和激情,展示版纳多彩的风情和奇丽。沈石溪题写:西双版纳是我的文学故乡,《西双版纳》杂志是我的文学渡船,我从这里上船,驶向广阔的文学天地,往昔花团锦簇,前景灿烂辉煌。而我的感想是:有了版纳,就有了诗意,有了版纳,就有了传奇,我们都是永远的版纳人!可以说,没有长期的、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是难以如此有感而发的。
真情的奉献,从来就不求回报,但是,一旦得到对方的感恩赞扬与相助,这种感动至心的情感,是会让我们彼此热泪盈眶的。
我已知晓,你从那里来,再不问,你从哪里来。曾经,我们远在天边,今天,我与你,近在眼前。(修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