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5时起,上海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综合研判新一轮核酸筛查结果,崇明区部分乡镇、松江区泖港镇暂时为防范区。
根据要求,防范区内的市民群众要主动减少外出、减少流动、减少聚集,非必要不出门,倡导居家办公,不跨行政区流动,不跨黄浦江流动,并落实7天自我健康管理和相应频次检测。
继续做好全员抗原筛查、核酸筛查,按需出入、非必要不出村……身处“防范区”,崇明部分乡镇、松江泖港居民们继续做好疫情防范工作,慎重亦如始,防疫不松劲。
松江区泖港镇:“熟人面孔”相互劝导,“非必要不出村”成共识
4月2日晚7时,记者拨通泖港镇腰泾村农场主李春风的电话时,他刚刚回到村内。中午有一位村民紧急外出就医,回村就由身穿防护服的李春风负责接回。
“虽然我们暂时被列为防范区,但思想上还要保持重视,要按需出入。”而为了及时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这些天来李春风自告奋勇“带车入组”,积极投身于病患送医、转运等环节。
“做好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出村”,正成为村民们的共识;像李春风这样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们也不在少数。腰泾村书记陈向应告诉记者,村里目前有三个出入道口,志愿者们自发轮班,24小时值守,做好出入人员的登记检查。
“对于保供、医疗、公安等各需要出入的,我们发放通行证。”陈向应介绍,村委会工作人员是主要力量,村民代表和党员是二级力量,志愿者是具体落实的团队,三支队伍在腰泾村全域要保证出入信息。
“尽管农村地域较大,但与此同时,村民们都是‘熟人面孔’,可以起到相互宣传、相互制约、相互劝导的作用。”陈向应告诉记者,4月1日至今,村民们已完成一次全员抗原检测、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一条杠,检测结果自己拍照,他们放心,我们也放心。”
4月1日5时起,泖港镇暂为“防范区”。“我们地处浦南农村地区,老龄化比较严重,居住人口相对固定、人员流动较少。”泖港镇镇长黄建春告诉记者,镇域边界线较长,南侧与金山区相交、周边与三镇交界,接下来将继续做好人员流动管理,主干道目前都有人员值守,要求非必要不离开。
“总体来说,群众自律性比较好,大多很配合。”黄建春说,每个村居都通过自治方式组织力量轮班值守,“党员、村干部带头以外,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同志也积极参与,让我们很感动。”
接下来,泖港镇将继续防疫不松劲,并做好物资保供,减少百姓的后顾之忧。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崇明区五乡镇:组成“防范区共同体”,工作人员出行证明互认
4月1日起,崇明区部分乡镇被列为“防范区”,逐渐解封恢复正常生活。其中,崇明区西部的五个被列为防范区的乡镇,在守好自身责任田的基础上组成了“联防联控共同体”,实行人员出行证明互认,便于区域内人员正常流动。
记者从崇明区新海镇获悉,在本轮疫情中,该镇没有出现过一例确诊病例,因此从4月1日起,就被列为“防范区”,逐步开始解封。目前,该镇的居民已经可以自由出行,但由于镇内的商铺大多还未恢复经营,加上该镇居民以农场退休职工为主,买菜、配药依然是通过居委会代购,所以出行需求不旺。除了解封首日镇内唯一一家正常营业的超市人流稍多以外,市民们还是愿意配合非必要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的倡议,没有出现人员聚集的现象。
但即便是逐步解封也并不代表着完全回到疫情暴发之前的状态。目前,镇内的小区保留一个主要出入口,并加派人手,进行24小时管理,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进小区测温、验码、登记、身份验核等措施。居民凭证出入,各类服务人员需要出示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报告。
包括新海镇在内,崇明西部五乡镇同被列为“防范区”。为了方便居住在这一区域内的防疫人员工作出行,新海镇、三星镇、庙镇、新村乡、绿华镇成立了五乡镇“联防联控共同体”,实现了人员出行证明互认,这一政策主要针对防疫工作人员,他们在五乡镇范围内的出行将更为便利,有利于防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据了解,虽被列为“防范区”,但防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下一步,新海镇将加强管理,落实两次核酸检测、三次抗原检测,加强市民生活保障工作,避免人群聚集,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固防线。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