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家人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虽然住在一个隔离点,却不能相见。在上海老年医学中心隔离点,就有这样的一家三口,由于病房都是按性别划分,张先生和5岁的儿子与妈妈暂时分离。这位爸爸没试过独自带娃,脸上写满了忐忑,而妈妈也十分焦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队领队居旻杰医生说,在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查房时偶然发现,妈妈正在与孩子视频聊天,但视频那头的环境看着有些眼熟。原来,张先生和儿子住进了由瑞金医院接管的15病区。而妈妈感染后则被安排在了由中山医院接管的16病区,虽然只有一层楼的距离,却承载了妈妈与儿子间无尽的思念。
张先生显然也对接下来未知的状况和需要“独自带娃”这件事没有把握,他说:“陌生的环境,密闭的空间,统一的餐食,这对于一个成人而言,尚且需要适应,更何况是一个只有五岁的幼童呢?我们父子可谓一筹莫展……”
得知这个情况后,居旻杰与瑞金医院医疗队领队周剑平取得联系,“我们两个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同这一家三口组建了微信群,方便患者了解一家人的治疗和康复情况。”以后,群里的医生们每天会通过化验结果和体征变化共同探讨三位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中山医院梅静骅护士长和护士们则通过物资共享为一家三口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两家医疗队的队员们也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
瑞金医院“大白”哥哥、”大白”姐姐对这个5岁男孩也格外关注,每天查房都要他“噶噶三胡”,以此解除小朋友的恐惧。“大白”还给他带来了零食、玩具、画笔、水果……枯燥的隔离生活,因为有了温柔的“大白”,小家伙在隔离期间再也没有哭闹过。
15个日日夜夜的等待和坚守终于迎来了重逢时刻!这一家人等来了同日解除隔离顺利出院的日子。孩子朝着妈妈飞奔而去,一家三口互相拥抱,并留给医疗队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每次医护人员敲开我们的病房门,我儿子都会冲到门口,对着他们鞠躬致谢,说一句:阿姨辛苦了!我想,唯有医护人员的至真之情,才能这样打动5岁孩童的至纯之心吧!虽然我们看不清防护服背后那一张纸天使的面孔,但却记住了他们春风般的叮嘱和亲人般的声音,这些声音将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记忆。”
像张先生父子这样获得“特别关照”的患者,病区里还有很多。高三女生小徐临走时用“作业纸”给照顾过她的瑞金医院医护人员留下一张“感谢便笺”。她说很喜欢曾经读到过的一句话,即“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些什么”,自己很幸运,能在这个原以为灰暗的高三,遇到一群天使……
“这些日子,我们陆续送走我们的患者,身体虽累,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无时不刻打动着我们。这场硬仗,医患齐心一起扛,就会赢!”瑞金医疗队队员吴欣妍说。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