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浦路控江路自来水管出现受损情况,令一些封控于家的人“捏了一把汗”。然而,“汗”还没有干,水管已修好了。
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调度科科长孙晨刚记得,当时水压在线监测发现这里一根直径500毫米的水管周边水压异常,进一步的大数据迅速分析出了水管可能受损,随后,阀门队等抢修人员听令而动,半小时左右就赶到了现场。由于处置及时迅速,周边新华医院及一些小区正常用水未受影响。
当前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这次水管受损为什么还能这么快发现,这么快处置?孙晨刚告诉记者,这是非常时期非常处置的结果。
原来,为保障上海城市供水安全平稳有序,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运行,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联合编制了《上海市供水行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对上海行政区域内供水行业生产运行管理场(厂)所、站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
3月中旬开始,由于有四成的工作人员不能到办公室上班,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调度科的管理模式,就从“五班三运转”调整为“四班两运转”,最终变为“最低配置”。为一刻不落地实时监测好4个水源地、38座水厂、99座泵站以及900多个管网的在线数据,原来一天三班倒,一周可双休的调度人员早已天天“连轴转”。
“疫情防控时期,供水保障工作需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万无一失,最要防备的,就是人手不足问题。”孙晨刚说,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有人“拉得出打得响”,供水行业生产运行、调度监控、应急抢修人员设置了AB角:A角在单位时刻做好运行管理,B角做好核酸检测,减少与外界接触,随时准备替补,“责任在身,使命在肩。疫情下,我们就是‘超长待机’的供水调度人,责任担当就是我们的‘充电宝’”。
据了解,虽然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过程中,大部分工艺都已自动化操作,但也有一些工艺还要人工操作,如原水进水厂时,要人工调整压力与流量;原水到水厂后,制水工艺需要人工精细调整;自来水出厂时,压力与水量调整也要调度员发令。
为了使市民如同平常一样用水,各供水企业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应急保障方案;加强进厂人员的健康情况监测,严格控制外部人员进入;加强防疫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大生产药剂和试剂的库存储备,确保安全供水。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