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位位身着防护服的“大白”,一个个身着马甲的志愿者根植社区、回报社区,守望相助、无私付出。每一个竭尽所能、驰援抗疫的人都是“微光”,他们终将汇成胜利的星海。
感动瞬间
“宝宝你看,这个‘大白’是妈妈呀!”
“宝宝你看,这个大白是妈妈呀!”看着两岁大、一脸茫然的儿子,宋夏云一度有点失落,不过马上又集中精神,为后面的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事情发生在周浦镇一个小区的核酸检测现场。小区内一个楼栋从3月14日起,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实施闭环管理,华东医院护士宋夏云一家三口和公公婆婆就住在楼栋里。
在随后的两天,楼栋所有居民完成了两次核酸检测,且全员阴性。不过,在12天社区严格管理期间,这些居民仍需接受多次核酸检测。
3月17日,楼栋居民需要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一早,宋夏云接到了居委的电话,提出核酸采样医务人员人手紧缺,询问她能否担任志愿者帮忙进行采样。“当时我一口答应了下来,我想这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做的。”她说。
于是,“全副武装”的宋夏云上了岗,挨个为居民进行采样。不一会儿,她的婆婆带着两岁大的儿子过来测核酸,结果小宝宝愣是没认出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白”就是自己的妈妈。
“我婆婆告诉他,这是妈妈,结果他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采样完了以后还很有礼貌地对我说了声‘谢谢’。”宋夏云说,“孩子第一次没认出我来,当时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但这也是我第一次给自己孩子采样,也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吧。”
无声关爱,温暖听障老人心
“各位邻居,小区有一对听障老人,交流不顺畅!大家帮忙注意下。”康桥镇秀沿路一小区封闭管控的第一天,核酸检测志愿者群里跳出来的一条消息,让正在统计检测情况的志愿者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原来,有志愿者在第一次核酸检测现场关注到了一对听障老人,因为沟通不畅,不仅核酸检测有障碍,封闭期间买菜都有问题。这对老人住在哪?如何保障他们在封闭期间的生活?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这时,群里47号楼的“能妈”发声了,称已经全程帮助这对老人做完第一次核酸检测,并会持续关注老人的动态。大家纷纷为“能妈”点赞的同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当晚,志愿者成立关爱组,关爱小区内像听障老人夫妇那样有特殊状况的居民,“能妈”也主动请缨加入。
次日上午,“能妈”和关爱组的小伙伴一起来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一张贴在聋哑人夫妇门口的纸映入眼帘——“你好,我是楼上的邻居,如隔离期有采购生活用品的需要可联系我帮助订购,电话××××××,生活上有不便欢迎来找我帮忙。”原来,楼上的邻居也关注到了这对老人,留好了手机和微信,欢迎他们有需求时联系他。
在两位老人第一次核酸检测时,为获取身份信息花费了不少时间。为此,“能妈”和志愿者上门后,尝试帮助老人提前生成核酸检测预约二维码。然而,一位老人的身份证不在身边,又没法背出身份证号码,只能通过视频向住在小区外的女儿要身份证照片。
“老人的女儿也比较谨慎,一直用手语跟老人比划。我们只能把为什么要身份证等写在手机上给老人看,再让他们与女儿通过手语交流,这才打消了对方疑虑,把身份信息发了过来,让我们帮老人完成了预约,提前准备好了二维码。”“能妈”说。
由于听力障碍,这对老人很可能没注意手机群里核酸采样的通知,更听不到楼栋的喇叭提醒,是否需要上门核酸采样?这也是大家讨论的问题。
这时,“能妈”再次请缨,由她带老人下楼到现场做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开辟绿色通道,让老人随到随做,这样既能减轻医护人员压力,又能帮助老人顺利采样。
如今,三次核酸检测已经顺利完成,两位听障老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了专人照料。每次见到志愿者,两位老人都会激动地不停用手比划,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无声的关爱,流露出最深厚的邻里情。
就地“变身”
集结号吹响,环卫人递交“请战书”
小区采取临时封闭管控,办公点就在里面,工作人员也被“关”,怎么办?3月18日清晨,天还没有亮,新区废弃物管理事务中心坚守岗位参与轮班的21位工作人员被窗外的广播声惊醒:“小区将封闭,并在48小时内开展两轮核酸检测。”
废管中心位于小区内,小区封闭意味着所有在岗工作人员将原地待命,工作、生活、物资、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面前。中心立刻召开会议,在为在岗工作人员做好保障的同时提出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鼓励大家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小区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报名!”“我参加!”随着抗疫志愿者集结号的吹响,多名工作人员递交“请战书”。他们放弃休息时间,一边顾好本职工作,一边奔波于各个志愿服务点,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
有人在小区门口协助转送、分发快递;有人配合采样人员搬运核酸采样物资;有人帮助居家隔离人员派送生活用品;有人负责宣传防控相关文件精神和科学知识、张贴封条和通告。
有人冲锋在前、奔赴抗疫一线,有人驻守后方,提供后勤保障……新一轮疫情打乱了生活和工作节奏,但废管中心的小分队各司其职、在同心抗疫过程中展现出了担当。
快递小哥就地“成团”,变身“速运超人”
他们是日常奔忙在城市里的“小绿”“小黄”“小蓝”,这次因为新一轮疫情被封控在了小区里。
这两天,在沪东新村街道某小区,滞留的快递员——叮咚买菜的小牟、美团外卖的小林和小徐、中通快递的小高就地“成团”,成了居民们的“速运超人”。
刚被封在小区,四人的情况就被居委会知道了。很快,社区为他们提供了行军床、洗漱用品等物资,还在居委活动室给他们安了临时的家,并解决了一日三餐。受到温暖照顾的快递员小哥们也不想闲着,看着每天忙碌奔波的“大白”们,四人主动请缨,发挥自己所长,帮小区运送物品。
“速运超人”还承担着给各个楼组的居家隔离居民送快递、收垃圾的任务。为了节省防护服的使用,他们每天轮班分两场,每场安排一人穿上防护服。而“速运超人”只要变身“大白”,便尽力做到在此期间不上厕所、不喝水、不进食,直到服务隔离住户的任务完成,换下一人上岗,才脱下防护服,让防护服能物尽其用。
“速运超人”还时常会接到“急单”。一些急需的情况,居民会通过居委下发的送货电话本联系他们,有时甚至是深夜。居民小赵夫妻俩居家隔离了,前两天,他们14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洗澡着凉有些拉肚子,小夫妻在网上下单了儿童止泻药。药品送到小区门口,急需人送上楼。当时,还没熟睡的小高接到了电话,得知情况后,他赶紧揉揉眼睛,穿上外套和防护服,火速开起电瓶车,出门取货。短短6分钟,他就把药品送到了小赵手中。夫妻俩感动不已,连连道谢,而小高腼腆地说了句“赶快给孩子吃药”,便匆匆作别。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高东镇一小区内,四位正在派件的快递小哥被留在了封控小区。居委相关人员在物业的配合下,用小区里闲置的三房两厅,让四位小哥在小区有了安稳住所。四位小哥感激之余,组成“小区快递收送组”,专业为小区83个门洞的居民分拣、摆放、投递包裹。
垃圾“无人”扫 居民争相“承包”
“保洁员因疫情被隔离了,小区垃圾无人清扫。”沪东新村街道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海霞在小区志愿者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本周开始,她负责的小区闭环管理,热心居民自发组建了一支由43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并建立微信群作为沟通平台。
消息一出,志愿者们纷纷响应:“是啊,现在正好是香樟树换叶的时候。”“我们可以现在组织清扫小区马路的活动。”“我们公司有承包小区保洁的项目,哪些流程我们都知道。”“我们可以组织起来。哪里有工具?哪里需要打扫?”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地,当天下午,志愿者们就聚到了一起。大家先到小区南门领取清扫工具,就干了起来。一些刚上完“空中课堂”的孩子也下楼来当小小志愿者。这支集合了老中青少的志愿者队伍,成了小区亮丽的风景。
抗疫有我
“警察蓝”化身“样本护送人”
由于网格化扩筛工作需要筛查的人员多,检测时间紧,任务重,根据统一安排交警部门连日来配合防疫部门承担了部分街镇样本集中转运工作。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民警“警察蓝”化身“防疫白”,驾驶警车辗转于集中取样点和医院之间,搭建起快速安全的样本转运通道。
3月16日上午7时,增援沪东街道片区的浦东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宋致胜、李平、瞿书涵、陈志超等人已认真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来到了采样样本转运点,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迅速将已消过毒、刚采集好的核酸采样样本装上警车,第一时间送往东方医院检测中心。为了确保此次转运工作的安全,他们按照防疫的要求,认真做好自身的防护的同时每次出车后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消杀。
3月16日23时许,完成样本运送工作的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周佳俊,大汗淋漓地脱下了穿了十几个小时防疫服,从早上7点开始,他便和同事们一刻不休,加急加点将采样样本送往第七人民医院及浦南医院,全天完成10批次共计约6万剂采样护送。
3月17日中午12点,刚从东方医院回来的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卫燕飞草草吃了口饭,穿着防疫服的他便开始了当日的第三趟转运。根据规定,从各个采样点集中样本从装车到送到检测点,不能超过2个小时,每次受领转运任务时,卫燕飞都会严格按要求做好样本运输途中的各种防护,并及时准确地送达检测点。这样的身影,在浦东各个地方出现。
张琪 黄静 张敏 章磊 沈馨艺 曹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