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编好)那只播放量超千万的手,找到了!
新民晚报| 2022-03-20 11:33:29

这几天,社交媒体上一只破皮的手,播放量迅速破千万。不过,字幕中说这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徐正的手却是“阴差阳错”。记者采访找了这只手的“主人”——分子组组长徐正的“手下”,生于1996年“新手”技师罗嘉俊。

为什么要强调是“新手”?徐正笑了:“做检验,新手都会破的,我是新手的时候也破。”不过,近些日子,从每天5000管左右的核酸检测量猛增到五六万管,哪怕徐正这样的“老手”也破了。

当我们找到这只手时,伤口已经愈合了,只能看到轻微的疤痕。小罗笑嘻嘻地说:“我年轻,恢复快。再加上大家不停地投喂,这只手也不好意思老破着啊!最要命的是,我们现在这么缺人手,这只手要争取进步啊!”

小罗原本在急诊做核酸,一天没有多少管样要做。“破手”的那天,忽然来了个万管“大单”,徐正急调小罗参战,小罗还从来没有一个班做2000多个样的经历,“一手拧盖,一手加样,到了凌晨4时多就感觉快虚脱了,出来脱掉防护,发现自己拧盖的大拇指和食指起泡了。一碰,皮就翻起来了。”小伙伴们拍了张图片发了朋友圈;没想到,被制作成短视频后,一下子火出圈了。

检验科主任陆志成透露,做核酸检测需要取得相关上岗证,2019年时检验科有7张证,“全科50人,医院鼓励大家都去考证,现在有40张证了。”小罗就是2021年考出的证,虽然是“新手”,经过了这次大考,飞速成长为“老手”。

在短视频上,有“粉丝”问,“自动化太低了,为什么不用机器?”陆志成解释,我们有一台自动加样仪,但机器加一板样要25分钟,人手只要10到15分钟,应对如今的检测量,一个班8个人,换算成机器的话就需要16台,“我们既没有这么多机器,也没有那么大地方放机器。”

既然暂时无法用机器取代人手,就只能从保护手着手了。陆志成说,现在检测量越来越大,但实验室只能容纳有限的人,唯一的办法是用志愿者做“无污染”的非技术步骤,节省下“生力军”的手。还有一个办法是加厚手套,但徐正表示,“厚手套影响工作速度,技师们为了抗疫,宁愿牺牲自己的手。”

特约通讯员张琪 新民晚报记者宋宁华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