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零部件企业面临三大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报网| 2023-07-10 15:26:34

6月28日,在“2023金台汽车论坛”上,《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会上,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全面分析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及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锚定新方向。


(资料图片)

袁文博指出,2022年全球汽车供应链呈现三大核心特征:

一、营收规模复苏。2022年,全球百强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6%,较2021年增速提升明显。从地域来看,依托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中韩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飞速增长,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28%。同时,受全球OEM产销恢复和本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带动,欧洲系企业营收规模增幅较高,成为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营收增量的主要来源,贡献了整体榜单营收增量的42%。

二、盈利能力波动。2022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总体利润率达5.2%,较2021年略有下滑。这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及国际政治影响,用工成本上升、上游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上涨、通胀水平及利率飙升等,对上下游企业的盈利性、利润率带来了波动性。

三、“双轮”加速驱动。在产业结构方面,技术创新演进推动全球汽车零部件呈现出电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的特征,汽车零部件头部增长企业及新上榜企业在相关领域均有发力。

具体到国内市场,袁文博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同样呈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零部件企业营业规模及利润总额持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虽然面临订单波动,但营业规模仍然实现了5%的总体增长;在创新科技的加持下,2022年行业平均利润率6%,相较前一年实现微增。

其次,新能源与智能化在中国同样甚至更快地推动行业发展。纵观2022年榜单,中国新上榜企业多达10家,且新入榜企业主营业务多与新能源、智能化等密切相关。分业务板块而言,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化,三电系统、充换电产业链需求蓬勃,新能源板块营收增长突出,逐渐成为百强零部件企业的重要营收支柱,以动力电池和三电系统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增速非常惊人;随着智能化程度加深,电子板块增长提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积极打造新一代解决方案,抢跑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最后,国产零部件竞争力不断提升。2020~2022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营收年复合增长率16%,超过海外企业的9%,可以看出中国市场跑赢全球的鲜明态势,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国产零部件竞争力提升。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与机遇并存,展望未来,罗兰贝格认为应牢牢抓住“创新业务引领、伴随整车出海、护航供应链安全”三大发展机遇。

在创新业务引领方面:新能源动力系统成本BOM占比约为40%~50%,相较燃油车显著提升;随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系统的价值提升,预计2030年BOM成本占比约20%~30%。因此,站在本土供应商角度来看,有四个举措可以考量:加大创新技术研发投入;通过投融资实现技术突破;构建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民间组织和创新人才体系保证业务成长。

在伴随整车出海方面,中国乘用车出口量自2021年起激增,202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2%,2022年全年出口规模达253万辆。袁文博认为,整车出海也需要供应链和零部件企业的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法规和当地用户需求,因此,伴随整车企业出海是零部件企业非常重要的时点性机遇。

在护航供应链安全方面,袁文博认为,以芯片、锂电原材料代表的上游资源,其市场价值空间巨大,预计2030年中国车载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锂盐需求将达144万吨LCE。但同时,也面临稀缺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因此,识别和控制供应链风险同样重要。面对车载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企业应识别风险和趋势,加速芯片自研技术突破。同时,应捕捉锂电上下游产业价值,面对原材料供应风险,相关上游企业可借助合作强化下一代技术研发。

责编:郭晨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