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实现“家门口”就业 甘泉路街道破解特殊人群就业困境
新民晚报| 2023-06-04 14:13:32

长期以来,就业是国家和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身体或智力上一定程度上残缺的特殊群体,这些残障人士在找工作时,会面临各种客观和主观上的困难。如何破解残障人士就业困境,帮助残障人士就业?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工作人员摸排走访,深入每家每户调查,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助力残障人士就近就业。

企业接受有顾虑

家住甘泉路街道的郭先生已至不惑之年,因为一场意外,手脚轻度伤残。“我以前在企业上过班,也曾自己创业。”谈及自己的经历,郭先生说道:“疫情前至疫情后这段时间,我就一直待业在家,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经济压力很大。”疫情期间,郭先生主动承担起楼组长的重任,为社区居民无私奉献。疫情结束后,郭先生也曾尝试找工作,但最后没能如意。


(资料图片)

除郭先生外,甘泉还有许多待就业的残障群体。“其实许多轻度、中度残障人士,完全能够胜任一部分岗位,但很多企业还是有很多顾虑。”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像郭先生这样负责任、善良、乐于助人的残障人士无法上岗,我们觉得很可惜。”

街道通过信息数字化精准分类、点对点高效帮扶、搭建政企校社四方合作平台等方式,持续推进“1+4”的“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圈”建设,让特殊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

打造就业示范圈

“十五分钟公共就业示范圈项目重点聚焦的,是社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搭建政企校社四方合作平台,探索创新残健融合的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将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全链条’服务融入其中,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体验高质量的就业服务。”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一家一户扎实地摸排调查,深入了解不同失业人员的情况后,运用“幸福甘泉智慧社区民生数字云平台”,建立失业人员标签、细化信息模块,夯实失业人员就业意愿,并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找岗位,为居民提供用工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甘泉还持续跟踪回访就业状态,对明确有就业意愿的群体定向推送岗位信息。与此同时,发动各居委会全面开展就业服务,在社区公告栏、楼组微信群等发布招聘信息,鼓励失业人员多渠道就业。

今年,甘泉路街道在甘泉苑“阳光梦工坊”设立阳光就业实践点,为就业困难群体,尤其是残疾人群体提供学习烘焙的场所和实践岗位,现在,已经有16名学员在阳光梦工坊接受培训、学习技能。郭先生经过前期的培训后,也在“阳光梦工坊”的咖啡吧工作,郭先生表示:“我家就在梦工坊附近,每天通勤时间很短。街道这个项目切实为我们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上的帮助。”

为能让残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获得就业机会,街道根据辖区残障人士求职意向,积极与有多元化用人意愿的企业联系、洽谈,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与残障就业者三方可持续的融合就业模式,与上海盒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英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云集养老院等企业,进行岗位开发、职业训练、融合培训等合作。项目初期就已培训两人至“盒马”工作。

街道还携手甘霖初级职业学校,在阳光就业实践点安排学生就业实践。并根据甘霖职校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地与英盾等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为特殊学生量身定制岗位,并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培训内容,帮助特殊学生掌握有关技能,走上岗位。依托街道“社校融合”社会实践项目,在学校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公益讲座等就业服务活动,不断深化“社校”互动,推动“社校”融合。还引入了上海申伦技术培训学校推动面点、咖啡制作等技术增能活动;引入上海佛肚轩竹文化创作中心,以竹编技艺为载体,帮助残障人士习得居家就业增收的技能……目前,佛肚轩竹编技能培训项目已培训25人,就业2人。

通讯员 吴鑫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