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路上“邂逅”小松鼠,送“五条腿”的蜘蛛“回家”,与珠颈斑鸠做“邻居”……在沪上少年的笔下,城市与自然如此和谐共生。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前夕,首届“自然有TA”中小学生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昨天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记者从活动中获悉,目前上海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有150种。
“邂逅”小松鼠 “偶遇”大蜘蛛
此次获得特等奖的10篇征文,大多与野生动物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体验,孩子们从新奇的经历中获得了写作灵感。上海市育鹰学校五年级学生李昊泽向记者回忆了与小松鼠“邂逅”的故事:“妈妈公司附近有一片很大的绿地,午饭后我们便会去那里散散步。第一次看到小松鼠,我异常兴奋,它们比我想象的更可爱灵敏。小松鼠在城市里安家,说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相关资料图)
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宋辰逸则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自己在洗澡时偶遇蜘蛛的故事:“我在洗澡时突然发现了一只大蜘蛛,不禁大惊失色害怕得叫出了声。妈妈闻声后赶紧跑进浴室,拿出纸巾轻轻地包裹住蜘蛛,走到楼下,将蜘蛛放在花坛上,让蜘蛛去寻找自己的天地。我感到非常奇怪,心想要是我自己处理这只蜘蛛肯定就一脚踩死它了。妈妈微笑着告诉我,蜘蛛是大自然中重要的一类动物,能维护生态平衡,帮助人类消灭害虫。见我还是将信将疑的样子,妈妈提议带我去户外寻找蜘蛛。”
奉贤区青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章欣然与珠颈斑鸠做了一段时间的“邻居”,近距离的观察体验跃然纸上:“我看到阳台的外侧窗沿上堆了几根树枝,还有两只褐色的鸟站在晾衣杆上,它们的脖子上布满白色的细小斑点,像是戴了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它们互相朝对方‘咕咕’地叫着,一边叫还一边点着头。我央求奶奶:‘奶奶,你千万不要把它们赶走!’奶奶笑着答应了。”
已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0种
对此,获得优秀指导奖的华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老师陆紫怡认为,近年来大象往昆明北迁、东北虎进村等新闻,让大家明白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这种关系中有美好和温暖,也有冲突与不和谐。“通过思考这些关系,青少年能学会用心观察、用笔记录、用爱呵护身边的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逐步承担起共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责任。”陆老师说。
活动中,上海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透露,近年来,上海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17%提升到2022年的18.51%,人均森林面积从“一张床”增加到“一间房”。目前本市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0种,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超过325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已建立的2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和4个自然保护区,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征文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已在上海中小学中蓬勃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他说。
据悉,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林业总站、《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探秘》、上海师范大学科普协会主办,共收到来自200余所中小学校近3600篇作品。经过初审、复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篇、一二三等奖共计450篇、优秀组织奖57篇、优秀指导奖78篇。征稿期间,组委会还邀请动植物专家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各类科普与写作微讲座,并带领青少年们到户外写作。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