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抄袭:从有功到有罪-世界微动态
新民晚报| 2023-05-21 18:12:38


(相关资料图)

美术界最近又曝出抄袭丑闻,抄袭者依然是美院教师,还被认为是“中国80后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之一”。

抄袭,在美术界确实是挺有“代表性”的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学术理念”。在科学界、文学界等,你难以想象如此规模和堂而皇之的抄袭模仿还能名利双收,甚至有的大佬被揭露了依然难以撼动。这说到底是在学术理念上不在乎。

说起来,抄袭也曾经是艺术发展史上的“功臣”。在现代印刷技术和传播技术普及之前,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名画家画出了一幅精彩作品,真迹只能让极少数人看到。如何让更多人欣赏到?下真迹一等的高水准临摹作品起到了普及和传播的作用。所以,在那个历史阶段,抄袭或模仿虽然不如原创者荣耀,但也不丢脸,不承担学术道德的谴责。它的传播、普及、学习教育意义功不可没。

我们去卢浮宫看西方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看久了会产生恍惚感,就像看当今流行的网红脸,都差不多。工业文明之前的美术史,“相似性”是主流现象。

由此,我们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工业文明发达之后的世界美术,“相异性”成了主流价值取向。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通过手工复制模仿来传播优秀艺术作品。从此创造性成为考量艺术家的基本要求,艺术作品的版权意识普遍提升,艺术创造力也成为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作品原创性的衡量标准将会更加严苛。抄袭更容易通过智能搜索被发现;抄袭将不仅是针对整体性的照搬照抄,风格上的抄袭模仿也会被真正的艺术家所不齿,因为这些AI都能干。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主流美术界,从学术、教育机构,到艺术市场,并没有对这个划时代的艺术价值观改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从早前的叶永青,到最近的徐跋骋,都是美术学院的教师。在被曝光之前,徐是艺术新秀,叶则是一线名家。尤为可叹的是,我国的艺术名家抄袭的对象还是欧洲的小名家。一方面可见我们的名画家变“聪明”了,从模仿国外大名家转变为模仿小名家甚至三流小画家,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也可见美术界创造力现状之可悲。

说实话,叶永青还有点“小冤”——那被指认的抄袭作品其实只是他一小部分作品风格。他好歹还有一些作品风格是属于自己探索的。

如果我们对艺术原创不能给予足够的尊重,对抄袭不能给予应有的抵制,艺术创造力低下的状况是难以得到可观改变的。(林明杰)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