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今年,是“城中村”改造出形象、出成效的一年。上海市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桢介绍,“城中村”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治理工程,着力补齐区域内的“民生短板”。
为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2014年上海启动了“城中村”改造,至2022年,共批准6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一批“城中村”改造将有最新成果:比如,普陀区长征镇红旗村项目,着力打造上海文化商业新地标和“服务长三角的公共活动中心”示范区,将助推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青浦区徐泾镇蟠龙古镇项目,通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展现了江南古镇特色文化,成为了城市网红打卡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多年实施“城中村”改造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四点:
一是惠及民生。截至目前,已批准的62个“城中村”项目中,已有2.7万多户村民改善了住房条件;项目建成后,也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留下了长期收益的资产。
二是促进发展。截至2022年底,已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利用社会资金进行改造的项目共54个,总投资约5500多亿,已投入2500多亿。
三是提升功能。“城中村”改造工作改善了环境脏乱差、“群租”、公共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建服务配套方面,目前,市政道路已开工52.89公里,已竣工18.56公里。绿化已开工246万平方米,已交付60万平方米。公建项目已开工73个(其中学校29个),已竣工21个(其中学校11个)。
四是保护风貌。在改造过程中,结合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注重“留住乡愁”,将“文”“人”“居”“产”融合在一起,让建筑可阅读、文化可传承、历史可欣赏。
王桢介绍,目前,上海还有“城中村”点位近700个,涉及11万户左右。这些“城中村”房屋设施老旧,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安全隐患突出,村民的改造愿望迫切。上海市房管局将围绕“提速、扩容、增效”6个字的工作方针,促进“城中村”改造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速。市“两旧一村”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任务:到2025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到2027年底,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城中村”改造规模化推进,同步推进实施规划拔点、环境综合整治;到2032年底,“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其中,今年“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是: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改造老旧村(居)民房屋不少于130万平方米,受益村(居)民不少于4000户。
二是扩容。在全面梳理分析基础上,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多途径改造“城中村”。第一类是通过“城中村”项目实施整体改造的约200余个点位,可组合成约70个改造项目,涉及农户约2.6万户;第二类是通过规划拔点的约400余个点位,涉及农户约6万户;第三类是通过环境综合整治的100余个点位,涉及农户约2.5万户。
三是增效。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认真贯彻《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坚持区域更新和成片改造,将“城中村”改造与新城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通过全方位的综合改造,实现居住环境、空间形态、功能开发、社会管理、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提升效应,补齐发展短板,改善城市环境,优化产业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让“城中村”改造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