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上海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以三甲医院为核心的优质医学资源高度集聚。近年来,上海通过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构筑“顶天立地强腰”的医疗卫生大格局,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顶天:疑难疾病的诊断水平持续提升
(相关资料图)
47岁的张丽(化名)右眼球不能向外看,看东西出现重影,她先后辗转北京、广州等多家医院,检查提示右侧眼球外展运动障碍,诊断为右侧外展神经麻痹。可是,谁是罪魁祸首,始终未有答案,历经各种治疗都不见好转。绝望之际,张丽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救助,检查后发现,张丽右侧小脑前下动脉明显压迫右侧外展神经,导致外展神经出现 “短路”。李世亭教授团队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为患者修复外展神经麻痹。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原发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近年来,上海三级公立医院立足诊治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功能定位,持续提升临床技能、医疗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快高水平医院“一院多区”建设。
目前,上海已有多家医院承担了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则成为率先获批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依托神经疾病、传染疾病、老年疾病的三大国家中心建设,带动一大批学科快速发展。去年,华山医院成立罕见病中心,建立覆盖诊疗全程的医疗服务体系,开设罕见病专病门诊、罕见及疑难病多学科门诊、罕见病融合病房等。其实,在华山医院,复杂疾病诊疗“多兵种作战”一直是传统,2018年,多学科合作模式再度升级,以疑难、复杂的垂体病诊治为中心的“华山·金垂体”融合病房开设,多学科密切合作,医疗质量和诊治效率大幅提升。
十多年前,小王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长期依靠轮椅生活。2020年底,小王受邀参与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牵头开展的国家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接受新药治疗。一年后,小王来到医院随访,这是他第一次摆脱轮椅独立行走到医院。 “我第20次来华山医院,从无力下楼到自己去商场,每天有一个小奇迹,现在终于把奇迹变成了日常。”他说。
轻触屏幕,就能和医生“面对面”;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复诊开药;点击手机,就能查看检查化验结果……在上海,“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5G等新技术应用,打破医疗资源的流通性限制,将多院区、医联体、合作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以标准化数字化的方式映射至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统筹利用。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及导引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手环等设备应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门诊平均等待时间30%,有效满足患者便捷就医需求。
过去,由于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市区,地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如何解决这一困难?近年来,上海坚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郊区、下沉社区,逐步形成了城市医疗联合体形态。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加快医联体建设,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医联体”“仁济—社区‘双签约’”三大不同路径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仁济模式”。
6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开工仪式举行。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时182天。新建的金山院区将集门诊、急诊、住院、教学、科研等功能为一体,一期规划床位400张,二期规划床位800张,一期预计于2026年投入运营。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建成后的金山院区将立足服务金山区、服务上海南部地区、辐射长三角,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立地:小病小手术可以留在社区
立足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医疗服务扩容提升,除了三甲医院“顶天”,强基层也相当关键。今年2月召开的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上海将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强化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康复护理功能”。那么,“立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到底行不行?
在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顾老伯竖起了大拇指。顾老伯备受脂肪瘤的困扰,听说打浦社区医院的手术室“开张”了,他第一时间就赶来。顾老伯说,自己事先了解过,脂肪瘤的手术难度不高,但是加上换药、护理、拆线等等,跑医院的次数较多,能够在家门口完成手术,让他下定决心到社区切除脂肪瘤。
签署完门诊手术告知单、完善术前检查后,顾老伯踏进了手术室。消毒,麻醉,切除,送检,止血,缝合,包扎,手术室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术中操做顺利,半小时内完成了两个部位的肿块切除。顾老伯很高兴:“这里离家比较近,田陶然医生服务态度也很好,我来来回回可以省力很多。”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夯实“15分钟医疗服务圈”建设,本市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陆续开张门诊手术室,开展适宜外科手术,深受居民好评。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苏媛介绍,根据《关于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心在硬件设施、医疗服务、人员配置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比如配备了CT设备,建设了门诊手术室等,也吸收了更多医生加盟。硬件软件全方位提升,在政策的红利之下,更好地满足居民“家门口”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基层医疗的最新一轮发展,始于去年年底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当时,为了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社区迎难而上,承接了全市超过50%的发热诊疗量。闵行区率先在社区推出CT配置安装。今年春节前,CT已全部安装到位。比如,古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检查已拓展到头颅、腹部、四肢、关节等,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社区本身就有放射科医生、技师,与此同时,他们还有“后援支撑”——社区的CT影像借助医联体,传送到闵行区中心医院,由专家读片。
在上海社区的发展路径中,“社区康复”也颇受关注。2021年,本市依托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2022年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91家。今年,这个数字还将不断扩大,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康复需求。
强腰:区域中心主攻常见多发病
在先进科学的医疗体系里,一二三级医院都有自己的使命。上海市卫健委印发的《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中明确,推动实施城市医疗联合体改革试点,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形象地说,上海的医疗不仅要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顶天”“立地”,还要让处于夹心层的医疗机构实现“强腰”。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是这几年上海持续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任务,助力实现更合理的梯度就医模式。
2023年,嘉定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之一,仁济医院“名医工作站”日前正式落户嘉定区中心医院(仁济嘉定分院),仁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卜军、妇产科狄文、普外科刘颖斌、消化内科马雄、泌尿外科薛蔚五位资深专家教授入驻,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
其实,在过去20余年的托管合作中,仁济医院就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各方面给予嘉定区中心医院大力支持。已有19名仁济医院副高以上专家教授下沉到嘉定区中心医院开设特需门诊,另有6人分别担任医院泌尿外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科主任和执行主任。两年前,嘉定区中心医院救治了一名被高空坠落的铁棒直接穿透胸部击破心脏的高危患者。仁济医院接到会诊请求后,第一时间派出心血管外科黄日太主任来院参与现场救治。医联体牵线,专家助阵,多科协作,危重患者最终得以虎口脱险。
对于上海金山及周边地区的80万人民,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早已成为他们就诊的首选医院,作为一所三级综合医院、首批区域医疗中心,金山医院的近年来的发展可圈可点。该院首创金山区心梗救治平台,率先在金山区开展心脏介入诊疗,率先在上海郊区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是金山区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团队诊疗心梗患者超14000余人次。
为提升心梗救治成功率,金山医院心梗救治团队联合120救治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金山区心梗救治群”,形成覆盖整个金山区的胸痛救治网络。救治群聚集区域250余名临床一线医生,金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生坚持24小时在线,有问必答,指导救治,极大缩短高危胸痛救治时间,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
“顶天、强腰、立地”,正是上海医疗布局这些年的发力方向。正如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近日在推进主题教育的调研活动中所说,三级医院立足亚洲医学中心,以聚焦疑难杂症、聚焦前沿技术、聚焦科技创新“顶天”,“立地”是升级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强腰”则是做强区域性医疗中心,覆盖区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只有确保一、二、三级医疗体系明确定位,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全面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