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和《艺术第一眼》:进入当代艺术殿堂,与大咖艺术家平等对话
新民晚报| 2022-03-12 14:26:37

与大咖艺术家在精神上平等对话,轻松愉悦地进入当代艺术殿堂。沪上文艺评论人、文化传播者观察者徐佳和的当代艺术评论集《艺术第一眼》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最新出版,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3月12日在茂名南路1号大沪艺术空间进行新书首发式,当日恰逢由石建邦策展的“一念三千——余启平柴一茗”双个展同期闭幕。两位艺术家与徐佳和惺惺相惜,是徐佳和书中着墨甚重者。《艺术第一眼》的首发式,既是旧朋新友的满堂荟萃,也是为艺术界的各路人士架起了彼此重新认识的桥梁。《艺术第一眼》集徐佳和十年之力,名为艺术评论集,却更似一部行云流水般的文艺随笔,全书约28万字,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展现当代世界前卫的艺术风貌,描摹了艺术的发展,也描摹了艺术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交融发展的精神图景。

徐佳和

本书由知名报人、画家文博学者郑重先生作序,分为四部分:一、他们来过。作者与亲历上海的艺术大师平等对话,在交流中碰撞出东西方艺术的精神火花;二、往事钩沉。文中所涉的艺术往事和故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拨开云雾,尽力还原事实的本来面貌;三、我来画像。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细致描绘了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原貌。他们有的是画画的作家,有的是摄影的诗人……他们不安分,不服输,有颗敏感而跃动的心;四、我有“艺见”。基于观察当时的艺术之怪现象,作者时时进行客观地观察与审视,所提出的“艺见”。作为艺术、思想、现实熔铸的结晶,本书荟萃当代众多有影响的东西方艺术家、画家、摄影大师、世界知名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等。他们成长的国度、经历各不相同,但无不是时代敏感者、艺术传播者。他们阐述的艺术理念及独有的人格魅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艺术界。本书勾勒了他们的上海之行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勾勒了上海艺术家在异乡对于艺术的艰苦探索、对于家乡的深情回望。因作者的职业关系,许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脉络细节在采访中渐渐梳理清晰,我们可了解这些当代艺术大家最主要的思想、成就和贡献,对各种艺术流派和学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

徐佳和与画家余启平

作为一名写作者,徐佳和以文学的写作方式描绘了当代艺术界的各色人等,以小说的笔法重新构筑了艺术界的点滴往事,非虚构写作的宗旨与斑斓的文采在字里行间形成了补充,而不是冲突。如果说当代艺术评论的问题在于写作者用拗口的理论、晦涩的文字作为一种矫饰,把自己打扮得高深莫测,而将大众拒于千里之外,那么在《艺术第一眼》中,读者所能读到的,感受到的,是写作者一颗敞开的心,在她娓娓的文字中,不感觉拘束,不必要掩饰,那可以是一条通向艺术认知的小径,轻步踏来。

徐佳和与画家柴一茗,柴一茗为《艺术第一眼》插画作者

郑重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关于这些,徐佳和都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

徐佳和坦言,自己并非学习艺术专业出身,她所有的关于艺术知识的积累全部在于日常海量的阅读、多年来流连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艺博会上直面艺术珍品真迹的机会,以及与各路艺术专业人士的无碍交流。从最初的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到澎湃新闻,到新民晚报的任职,不同的媒体性质,使她的写作也从一个较专业化的较深入的切入点开始,向着更广泛的更大众的领域拓展。

徐佳和在中华联合印刷厂装订车间

《艺术第一眼》,是看艺术的第一眼,也可以是进入艺术的第一步。艺术脱胎于生生不息的现实生活,由此而形成的艺术成果最终要返回到社会生活中批判现实、指导现实。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直面现实,改革创新,不仅要有“旧邦新命”的责任担当及“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务实精神,更要有来源于现实并指导现实的思想理论,这即是《艺术第一眼》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拾艺)

《艺术第一眼》序

郑重

对徐佳和,识其人,读其文,和刘旦宅有些因缘。刘子不只是画家,而且是学人,平生解老庄屈子,玄想八方,语言木讷如老僧,极具思辨的哲理,而且对文章的品评,言必中的,入木三分。某日他突然对我说:“认识徐佳和吗?文章写得好,找她来谈谈。”事情常常有因无缘。不久,旦宅兄病重,驾鹤西行。此后,我和徐佳和相识,知她供职于《东方早报》,与我为同道。

在上海乃至中国新闻史上有一张《东方早报》,被认为是新闻界江湖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有一批像徐佳和一样的青年才俊的参与而风生水起,清新凌厉,但终因“水土不服”枯萎了;后来变身、转型、重生,但还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给人留下许多记忆。徐佳和在该报艺术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如今结集出版,读之有往事并无苍老之感。

《江湖》是一幅画,徐佳和看到过,感动过,而且出现在她的评论文章中,似乎有些恋恋不舍。以往人们多用“艺术的海洋”之类的语言来形容绘画。海洋浩瀚、深邃、无尽,而艺术的生发与成长却像江河湖海一样,在平静或激越中流动、交汇。绘画中的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出现在徐佳和的笔下,但她很少用“继承”或“借鉴”的字样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涓涓细流的小河、微波涟漪的湖面,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河,她的文笔都如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给流动变化的绘画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表现得那样微妙。

把蠢蠢欲动的愤怒、欣喜、念想、神伤、无奈,统统按捺住,然后狠狠地一股脑儿揿进了画里,幻化成了小和尚,眯着的眼睛里飘过风轻云淡,裹着袈裟的背影欲求而不得,徘徊又徘徊之后眉梢的一抹红晕……这是徐佳和对一位画家的描写,很能代表中国历史新时期画家的心态。徐佳和写了不少画家,有的生活在本土;有的在国外闯荡了多年又回来;有的脱尘绝俗,为艺术而活着;有的驰骋于书画市场,和经济结起了无形的链条;有的受现代派的启发,受当代艺术的影响;有的向传统绘画中求生活……无论是哪一类画家,他们都在探索,在探索中有着向往,有着徘徊,有着选择,只是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只是体现了当今的价值观。绘画不再是政治标签,正如徐佳和所说,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分野,打消了生与死的极限。

徐佳和近影

从拍卖市场来看,不只是书画文玩,还有带着时间风尘的老茅台酒、老普洱茶、老山参、老洋房、老旗袍……这些物品流传的背后都有着收藏家的身影。特别是书画,讲究的是流传有序。这个“有序”就是收藏家的著录、题跋和印记。过去的收藏家花钱买风雅的同时又肩负着“保护文物”的庄严使命;一个时代的绘画,能够让后人当作文化珍视起来,收藏家应该是第一功臣。今天的收藏家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一位收藏家告诉徐佳和,他的收藏是“藏画、藏知音、藏故事”,此话说出了当今收藏家新的收藏境界。讨论收藏、绘画和故事永远是离不开的话题。而这位收藏家的心境向我们透露出,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欣赏、评论、与画家的交流和对画家的理解,统一在徐佳和的文章中。《呐喊》《星空》以及《向日葵》,对她有着直觉上的震撼;而进入中国水墨则更多的是品味和琢磨。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有着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的困惑。她认为文字理应成为沟通观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桥梁,注意,这是桥梁,而非故意设置的另一重解释的障碍,也不应该是策展人、批评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霸占。观画如读诗,各随所得。诚如泥淄皆水,唯舌能辨其味,艺术欣赏,因以知味为先,从直觉到琢磨,这是艺术欣赏的磨练过程。而艺术家的用心,和观赏者、批评者未必相同。这就需要批评者去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关于这些,她都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她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又不把话说绝说死,从而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思索空间。

一潭清水,纯可见底,而又有着混沌般的不可捉摸,读其文,观其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真是文如其人啊。一个敏感、多思、机智的精灵在尘世间飘来飘去,却又去尘绝俗,诚实可信。她游走于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天地,提出了艺术家要真诚,不能给观赏者以欺骗的警诫。纯真博物馆主的恋书、恋碟、恋植物、恋石头、恋种子,恋一切可恋之物,她又觉得自己身在其中,倾情于笔端。精于装饰,又不追求华丽,只像小盆景那样精致。追求自我,不管别人说东道西,作文与做人都应有这样的风格。

当今,做人难,作文更难。徐佳和何尝不是生活在这两难之中呢!

郑重

2021年6月

《艺术第一眼》后记

徐佳和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却好像走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漫长到书中涉及的几位采访对象如关根伸夫、奥奎已经离开人世;漫长到我最初供职的《东方早报》停刊,涅槃重生为澎湃新闻;漫长到我在《新民晚报》文化部与那些学生时代诚惶诚恐剪报中的名字共事了近4年。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朱志凌主任,如果不是他两年来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能我依然浑浑噩噩,安心做着“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生产线下来的第一张封面,徐佳和与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朱志凌

若一定要细究,如此拖沓的原因恐怕在我自己身上,我害怕碰触,害怕回首。并不是因为“往事不堪回首”,而是昔日那些跳脱挥洒的文字、立场鲜明的观点,如今皆化作绕指柔。

书中所收录的这些文章,绝大部分发表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1年至2016年,短短的5年时间,是我的艺术知识与人生经验疯狂积累成长的时代。评论、专访、调查……笔下文章莫不是以一种“大无畏”的态度夹枪带棒,带着刀锋的寒光与犀利,一意孤行地希望插入、剖析正在蓬勃发展、野蛮生长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并试图解决那些混杂着理想、历史、技巧、概念、资本、炒作、掮客……分不清彼此对错的“问题”。

当记忆一旦被文字唤醒,我就回到了采访的现场。我幸运地在第一时间通过忘年好友联系到了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美国“赝品画作高手”“比波洛克画得更像波洛克”的钱培琛老先生,并以自己的艺术知识和诚恳态度,也许还有点天真正义感的模样,取得了正在上海暂避风头的他的信任。彼时已白发苍苍的他对我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在特殊年代的身世、只身闯荡美国的坎坷往事、上海画家在美国的真实生活状态……老先生带我到了他位于上海近郊的绘画工作室,向我展示他新近创作的作品,希冀着能得到来自专业媒体的肯定。

因为“一眼假”的徐悲鸿《九方皋》拍出960万元天价而写的新闻调查,单纯的我以为自己多日来的暗访是“英雄壮举”,几近拆穿了一个由假画、假出版物构建起的骗局。想不到,自己会遭到来自买卖双方的威胁……

学不会为稻粱谋的我,痴心妄想在文化艺术的世界中济天下。

《艺术第一眼》在印刷装订中

为了与被采访的艺术家在精神上进行平等对话,总是在每次与他们相见前拼命做足功课,我不是学艺术专业出身,我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家里堆积如山的书本、博物馆美术馆里直面真迹的每一刻、与每一位艺术家相谈的见解……是他们丰富了我,我也通过了解他们走向艺术的更深处。

我一路勇往直前,以为此后便可保持着这般高歌猛进。但是,人生总有停下来的时刻——无论被迫或者主动,学会回首,学会归纳总结,才能更好地出发。

感谢郑重老在病房里为我握笔写序。每每逢年过节拉着石建邦员外爷横跨市区去拜访郑老,一杯清茶谈天说地,聊郑老与艺术界老先生们的典故趣事。每每郑老提及刘旦宅因为徐佳和的文章,想见徐佳和本人的愿望落空,我感慨又感激……那一刻好似节日的天空中腾起的烟花般,入我眼入我心。我愿始终以郑老为知己,为榜样,不被任何利益集团裹胁,不为周遭风潮所动摇。

感谢顾村言——我们《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主编,10多年报社同事相处,他见证了我的蜕变。他的重要提点和鼎力保护,是我的文字最终成文和见报不可或缺的因素。他总是说:

“徐佳和,你管你写,有什么事情我来处理。”

感谢孙鉴老师,在我受到“出门被车撞了”“扔进绞肉机绞了”这般人身威胁之际挺身而出,放言说:“你告诉他们,你的文章是职务行为!你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让他们有什么事情直接来找我!”此后连续几天,孙鉴老师常常短信问候我:“你还好吧?还活着吧?”

感谢谢震霖先生赐印,点点滴滴,铭记在心。

感谢给过我各种鼓励的师长和长夜相伴的小伙伴,志同道合殊为不易,哪怕万水千山,只有一程同行。

也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妈妈,成书中大部分的文章写作时,我能够心无旁骛,都是因为她用她毕生聚积的能量,替我抵挡住了尘世的浊流。她去世已经三年多,我才拖拖拉拉完成了这一切。

是为后记。

徐佳和

2021年11月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