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没有老师,教室里却时不时响起此起彼伏的“OK”“懂了”和掌声。仔细一看,教室前方的投影屏上有不断跃动的文字和红色标记,屏幕底部是教学习题,中部是不断延续的解题思路,每一个节点动态呈现结束后,空白处都会跳出红色手写字体的询问语句“OK吗?”
3月10日下午,松江四中副校长刘红丽在学校求真楼二楼巡视时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有感而发地写了一则随笔,取名“无声的课堂”。故事发生在高二(7)班,也发生在学校生物教师夏荔的家中。
原来,最近因为关联疫情,松江四中有十多位教师需要居家隔离,生病感冒的夏荔也是其中之一。好在学校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给学生上课。“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线上教学并不稀奇,但特别的是,嗓子沙哑说不出话的夏老师是用无声的方式在给孩子们上课。”刘红丽说,在教室后面站了十多分钟,学生们认真盯着悬挂在黑板前方的屏幕,生怕错过一个字,还借助摄像头非常自然地对夏老师无声的讲解作出回应。
“看到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为夏老师的精彩‘讲解’鼓掌,我忍不住泪目了。我想,屏幕另一端的夏老师也一定感到无比幸福吧。”刘红丽在《无声的课堂》随笔中写道。“确实,听到孩子们说‘OK’,没有耽误大家学习,我就感到很满足,也很幸福。”采访时,夏荔以微信文字对话的方式告诉记者,那些掌声更应该送给学生自己。
既然感冒都严重到嗓子完全都说不出话来了,为什么不找同事帮忙呢?面对记者的疑惑,夏荔讲了另外一个故事。高二年级生物组组长曾满霞居住的楼栋前几天被封了,不能到校的她坚持线上授课。“我觉得我们组长可以,我也可以。”夏荔说,虽然生物组一直都是组内资源共享、共同备课,教学进度也是一致的,但自己班的学生毕竟还是更适应自己老师的教学节奏和方法。加之组内其他老师和班主任也给予了她不少帮助,所以,她选择向曾满霞学习。
做这个决定之前,夏荔其实也做了攻略。“因为不能讲话,我只能想办法用文字来传达内容,ppt和电子白板是我认为最合适的传播载体,但是用笔记本电脑和鼠标写字又慢又丑。正好我一直想学画画,就抓紧买了支电容笔,结合平板电脑使用,写字速度很快,字迹也清晰。”夏荔说,比起用嘴巴讲,写字速度还是会慢一点,但这恰好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更容易跟上讲课的节奏,注意力也更集中。
让夏荔最感动的是,以前的线下教学课堂上,她常常需要费口舌引导学生们思考,甚至还需要提醒大家集中注意力。这次意外的线上教学,课堂情况发生了反转,虽然她全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孩子们会念出她写出的句子,几乎整堂课都在互动。
通讯员 王梅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