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滑雪队有个“老北京”,曾3次到中国、在此生活超过20年
环球网| 2022-03-10 13:19:47

【环球时报记者娄康】“在这我像个导游!”10日,芬兰选手马蒂·赛拉宁来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正好满一周。4天前,这位单板滑雪选手参加了北京冬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资格赛。虽然最终成绩不理想,但谈起在冬残奥村的生活,赛拉宁用流利的中文兴奋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交到很多朋友,也给一些外国运动员介绍在中国生活的情况。当然还有好吃的,比如羊肉串。”

由于父亲工作原因,今年37岁的赛拉宁曾3次来到中国,并在此生活超过20年。他会向冬奥志愿者介绍自己是个“老北京”。这位“老北京”还有个中文名字——刘迪。从上海到内蒙古,从新疆到北京,刘迪去过许多中国城市。提起北京,他对三里屯、国贸、五道口等标志性“打卡地”如数家珍。刘迪在年少时曾住在北京朝阳区的国贸公寓,上大学后在位于五道口的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大学是最棒的回忆之一,我记得隔壁是中国矿业大学,每天上学都会路过。”刘迪回忆道。

刘迪从小热爱运动。“我从小开始学习跆拳道,后来搬到中国后想学武术,又学了柔道。在北京我又接触到滑板。”2002年,刘迪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左臂神经严重受损,10年后在北京接受截肢手术。不过这样的意外并没有给刘迪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在偶然接触到残障人士单板滑雪比赛之后,刘迪在2016年奔赴荷兰参加比赛,这是他截肢后首次踏上雪场。“这项运动比我想象中难很多,但我感觉可以坚持。”就这样,刘迪一路滑到北京冬残奥会。

谈起这些天参加北京冬残奥的最大感受,刘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次赛道采用最好的技术,志愿者服务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很周到,让我感觉很安全。”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