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一)经济可以更乐观一些,全年而言,上行风险似乎更强1-2 月经济数据,因为极低的基数、疫情的反复、海外生产端的进一步修复等因素,使得数据错综复杂。一方面,分化较大(生产强、出口强、消费差、投资差、服务差),另一方,一些数据比如工业的强、制造业投资的弱,得不到其他数据的验证,其可持续性存疑,带来判断上的干扰。但结合海外、信贷、行业等数据,我们判断,与去年四季度相比,1-2 月经济数据(按两年平均增速看,下同)整体有所走弱。上半年经济走势,可能呈现2季度略好于1 季度的情形。
但当下市场更关注的是,下半年经济会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落。我们认为,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上行风险与下行风险并存,但上行风险似乎更大。下行风险主要来自地产、出口与基建,而基建下行对经济的拖累程度可能不大,且1-2 月的经济数据已经有所体现。出口在海外下半年生产继续修复、库存继续回补影响下,至少环比可能仍会偏强。地产当下广义库存近10 年新低,一旦地产销售韧性持续,地产建安偏强,经济上行风险会较大。
(二)把握“PPI减CPI”主线,厘清三条联动,股债羸弱难言结束首先,PPI-CPI剪刀差翻正冲高或是2021 年上半年最主要的宏观主线,表面看起来只是价格因子而已,但其背后有三条深远的联动逻辑。
逻辑1:利润分配逻辑。PPI-CPI 剪刀差决定了工业利润分配格局,剪刀差冲高往往伴随着上游利润占比大幅提升,而上游利润超额分配往往决定了其资本市场的超额收益。剪刀差未见顶之前,周期相对跑赢行情就难言完全结束。
逻辑2:货币约束逻辑。如消费偏弱(当下核心CPI 0%左右),且生产景气的来源并非简单的地产基建而是有出口的助力,货币政策很难收紧,一方面是政策力度稍有不慎就容易形成类滞涨格局,另一方面是出口拉动利于制造业做大和经济结构调整。
逻辑3:利率定价逻辑。工业名义增速是比名义GDP更匹配中国10Y国债定价本质的价值中枢,工业名义增速主要由工增和PPI 组成。今年上半年利率的二次上行主要将由PPI 代表的通胀驱动。因此PPI 的峰值、下半年是否能如期回落都是未来债市的关键命门。我们目前认为10y 国债3.5%仍有可能触及。
其次,跌这么久了,股票还贵吗?我们认为,仍然贵,并未完全脱离危险区。
综上,PPI-CPI 剪刀差或会冲高至五月:逻辑1 明确了分子端特征——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被上游拿走;逻辑2 明确了分母端特征——无风险利率高位仍有上行风险;逻辑3 明确了估值特征——ERP 未见明显修复,高估值依然承压。
我们的结论是,PPI-CPI 剪刀差和国债利率双见顶之前,股债羸弱难有起色,高估值依然承压,顺周期可以在相对收益范畴内跑赢。
(三)如果经济上行风险发生,会改变什么?
当下对于经济上行风险的论证大多停留在逻辑推演层面,仍需紧密跟踪和实时校准,但我们嗅到了其可能性增加的味道,就逻辑而言,可有如下几点推演:
首先,经济上行风险会使得PPI 维持高位不落的时间变长,拉长了逻辑1 的持续时间,上游利润持续占优。其次,经济上行风险会让利率年中拐点这个预期证伪甚至反转,或许成为债市最大的预期差。再次,经济上行风险如顺利带来核心通胀的回升,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增加。最后,经济上行风险会让中美经济周期背离幅度减小,利好汇率、资本流动。总结而言,经济上行风险如发生,大概率会让风格切换走的更远且交易的幅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