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比特币价格一度飙升,一边是内蒙古叫停虚拟货币“挖矿”引起关注。“挖矿”这一围绕虚拟货币产出而发生的行为,也再次被定义为“高耗能”“过剩产能”。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当前矿场主要分布地区对于挖矿活动态度不一,但挖矿能否为当地带来实质性帮助,还有待进一步考量。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挖矿也存在多方面风险。
“挖矿”活动风向不一
继2019年4月险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产业”后,“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明令禁止。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于2月25日发布《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指出,计划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4月底前全部退出,并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挖矿”一词来源于比特币的产出方式,即矿机机主通过算力竞争获得比特币奖励的过程。随着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代币价格一路上涨,“挖矿”也形成了包括矿机、矿场等在内的产业链。
“基于挖矿本身的资源需求,矿场当前大多分布在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矿圈人士李洋(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挖矿产生的电力损耗极大,因此多集中在城市资源相对匮乏而自然资源更为丰富,且能通过风、水、火等能源产生电力的地区。对于有用电需求的矿场来说,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电力价格也更低,能够极大地减少挖矿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进一步介绍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虚拟币矿场主要分西南部和西北部两块。西南部主要以水力发电为主,而西北部的新疆、内蒙古地区则主要是火力发电为主。“挖矿项目对电能需求较高,因此产生的能耗与碳排放较高。内蒙古叫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控能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碳排放、碳中和的要求。”
从矿场集中地区资源来看,各地对于当地能耗的部分管理措施也被矿场拿来做背书,认为是支持矿场发展的举措。2019年8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在凉山、阿坝等6个市州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获批进入的企业将在电价费用方面有所调整。
从四川省试点地区公示的企业名单来看,其中就包括大量开展算力业务的机构,并且仍有新设立的机构落地试点区。2月2日,凉山披露凉山州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企业名单(2021年第一批)公示名单,隶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德昌生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4月正式投产。
金融科技领域专家苏筱芮指出,内蒙古叫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是基于“十四五”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战略举措。地区对待挖矿态度不一,也要基于各地能源的实际情况考虑,例如四川水能富余,但挖矿这一产业能否为当地带来实质性帮助,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交易情况难分辨
矿场遍地开花,普通用户又是怎么接触挖矿的呢?据李洋介绍,当前用户参与挖矿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部分用户积攒了充足资本,独立购买机器开设矿场;二是购买矿机后,通过托管的方式将机器交付给矿场,由其进行管理并从中收取手续费;三是通过向矿场购买云算力产品,即矿场拥有属于自身的矿机,向外营业让用户实现云挖矿。
其中,云挖矿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方式之一。对于用户来说,可通过购买平台推出的算力产品转换为挖矿收益,无需承担矿机成本与损耗、管理费等成本。李洋称,2017年,还有部分平台将用户购买的算力作为一种数字资产进行交易,期间产生的收益归本人所有,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涨跌,算力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但现在没有再看到这一类交易了”。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前推出该类产品的平台,产品周期多集中在2-3年,1T算力的认购费用以泰达币(USDT)计算,最少投入约600元,电费按照认购份额单独收取,服务费则是根据收益情况决定。在用户购买前,平台会按照所挖货币当前价格预估收益,实际收益以具体交易情况为准。
“行情越好,回本越快。不论是立即交易还是保存在账户中,矿工都希望比特币价格越来越高。”李洋指出,近期比特币价格涨势迅猛,也成为开展这类业务的企业宣传的时机,不断有用户加入挖矿。
在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研究员王娟看来,对于矿机托管、云挖矿等交易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分辨是否如实交易,用户在产生投入的同时无法保证收益,如果出现平台跑路等情况,也无法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过往警方查处的一些违规空气币项目中,也不乏此类情况。
此外,除了矿场开设此类服务外,交易所也有进行此类业务。一名就职于业内一家虚拟代币交易所的从业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部分交易所在比特币行情好的时候,也曾设置过云算力平台,其所在平台就曾推出过该类服务。
该从业人员表示,其所在平台推出云算力平台,一方面是出于拓展公司业务考虑,另一方面是有部分用户反映有此类业务需求,但对于未知矿场存在疑虑,“我们推出了两期就没有继续做了,因为比较耗费公司人力,而实际效果一般,不过,当前业内仍有交易所在进行这类业务”。
不过,该从业人员也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其本身从未购买过这类云算力产品,主要在于对其交易的真实性无从考证,怕上当受骗。
缺乏成熟的监管框架
正如王娟所言,围绕挖矿产生的交易活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前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关于挖矿产生高收益的宣传介绍,多家企业通过宣传比特币涨幅强调收益,以“终身奖励”“分级拉新”等字样吸引用户。而宣传方大多背景模糊,更有甚者绕过应用市场审核,在各类公开渠道发布二维码用于下载App进行交易。
在“比特币挖矿吧”等公开平台,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多个打着“挖矿交流”旗号的广告贴,业务人员通过“晒”出高收益记录,吸引新用户加入其中。
苏筱芮认为,该类App本身就是在打监管的擦边球,对于这类涉及虚拟代币交易的App,应用商城的审核要求并不低。开展此类业务的机构通过二维码下载,在绕过监管审核的同时,必定在合规层面存在缺陷,用户账户资金等面临风险。
根据李洋所述,在内蒙古发声叫停挖矿后,已有部分位于内蒙古的矿场开始计划搬迁。北京商报记者综合多位采访对象观点来看,作为“耗能大户”的挖矿操作,合规与否当前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阶段,也有不少用户理性表示依旧对挖矿持观望态度。
苏筱芮分析称,不论是设立矿场还是投资虚拟代币,这些交易当前在国内都缺乏成熟的监管框架。短期来看,内蒙古的清退行为落地后,也不排除部分地区跟进的可能。对于用户来说,开展虚拟代币的相关操作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刘峰指出,虚拟代币市场乱象丛生,一些不正规甚至涉嫌诈骗的组织会以挖矿、矿机托管、云挖矿、云算力等为噱头进行传销、诈骗。一般使用多级拉人头返利等方式进行宣传的基本涉嫌传销,投资者应该注意鉴别。“挖矿对于用户来说也并非一本万利,当币价下跌时,挖矿难度会进一步加大,若下跌幅度较大并跌破‘矿机开机价’,则可能被矿场强制关机,最终导致血本无归。”
刘峰强调,普通用户在进行此类投资时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只赚认知内的钱。另外,涉及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国内法律不会保护,因此对于法律风险也要有充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