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标是灵魂的音符。魔都的这些灵魂和音符,或许人们很熟悉,或许熟视无睹;或许客人很痴迷,或许流连忘返欲究其妙。换言之这灵魂和音符一定有些秘密,仿佛藏在一个已经找到的黑匣子里、等待着高手去破解。这就是辛丑春节,当笔者一气读完徐未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牛年新书——《跟着档案看上海》之后最强烈的感受。档案珍贵但不会说话,是档案人和出版者把珍档复活成了史诗。这部史诗,是上海赋彩百年风华的主旋律!
体育寄托的发展梦想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国际文化交流最为丰富的特大都市。她既是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又凝聚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精髓;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东方明珠,历来就是全球范围内的诗人、作家、导演和影像制作者钟爱的地方。同时上海的轮廓又是十分清晰的、万变不离其宗;而构成轮廓的支撑点就是核心地标。
这本《跟着档案看上海》,就荟萃了这座东方明珠的十四个经典地标。既有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周公馆这样的开天辟地纪念地,也有独具城市历史人文底蕴的工部局大楼、大世界、外白渡桥、法邮大楼、永安公司和人民广场等,更有反映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巨变的南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上生新所以及从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秀带的杨浦滨江等。而笔者最为关注的地标,则是万体馆。
这座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功能和产业意义的体育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有上海人的梦想,并且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他们年轻时都爱好体育运动,也大都到过十里洋场的上海。他们知道:近代上海是国际体育运动项目、器材及赛事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在我们的调研中,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研究员称,徐家汇区域的校园体育运动,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市民时尚;当时在沪的江南投资者也看好体育市场,并组织资金开发体育场所和相关赛事。然而这一梦想被日本侵华战争所打断,体育赛事及相关体育用品商店都陷入困境。
抗战虽然胜利,但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无心也无力扩大对旧中国上海体育场馆的投入。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决策者们发现:此时的上海体育场馆特别是室内场馆奇缺,市中心区域只有市体育俱乐部、市体育宫和市立体育馆等寥寥几处。如《跟着档案看上海》就披露:市体育俱乐部坐落在南京西路150号,前身是始建于1928年的原西侨青年会体育馆;市体育宫位于人民广场(现上海大剧院处),由原跑马厅部分建筑改建而来;市立体育馆坐落于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现巴黎春天淮海店),虽然号称市立,其实也是由原法租界的回力球场改建而来,仅能容纳3000名观众。同时,这些场馆连年失修,设施已经严重老化,显然不能满足新中国展开国际赛事之需和呼应上海公共体育发展需求。因此,为上海人民打造一座新中国自己的体育馆事宜,就摆上了日程。
珍档印证的远见卓识
上海市民广为熟悉的万体馆,正式名字叫上海体育馆,坐落在徐汇区漕溪北路和零陵路的交界处,因可容纳超过万名观众而有此俗称。它的建设初心酝酿于国庆十周年,起源则是1958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后,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体育热,上海各界代表人士也推动着上海市政府,新建一座万人体育馆和相应组合的三千人座位的游泳馆。
当时的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各界人士的诉求,经过几番精心选址、最后科学地选定现址。决策依据是什么呢?《跟着档案看上海》称,当年决策者们认为:这个地方符合“地区适中,交通、集散方便;与居民区有一定间距,减少噪音;结合城市发展远景,保留扩建余地”的原则。这个空间的优势在于:有七条骨干道路连接市区和郊区,可解决大量人流集散的问题;当时的可利用空地面积约二十公顷,房屋拆迁量仅约四千平方米;附近的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供应设施基本完备;体育馆建成后,可与规划中的铁路南站形成建筑群,丰富漕溪北路、零陵路和中山西路的整体建筑面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958年国庆前夕,上海正式向国务院提交建设方案。1960年元月就获得批复,在同意上海方案的同时,还提供了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即要“兼顾群众集会、马戏团演出、杂技和文艺表演及国际交流”等综合性功能目标。在钢筋、水泥、玻璃等当时大宗建设材料的供应上,周总理也指示国家计委给予上海“特事特办”。可是,紧接着就是国民经济的三年困难时期,上海体育馆工程一缓就是十多年。直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之后,国务院出于国际交往必然加大密度的背景,该工程终于重新上马,并且在1975年建成之后正式投入实际使用。
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周秀芬教授、徐汇区体育局党委书记林福东、上海市人大代表滕平和王承,都是徐家汇体育这一事业向产业腾飞的历史见证人,他们在接受我们的调研中都认为,这是建党以来百年风华的缩影。
投入使用后的上海体育馆,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在1979年即新中国国庆三十周年之际,被评选为上海的伟大建筑成就之一。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体育馆承担了重要赛事任务。此前,上海体育馆西侧建设了上海游泳馆,全运会的游泳、跳水、水球比赛在此举行。
1984年10月,第十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在此举行。据《跟着档案看上海》一书记载: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在此参赛。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首次举办,也是上海和上海体育馆首次承办洲际体育锦标赛。其中,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尚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正是通过体育交往增加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善意。1988年在上海体育馆的南侧,上海又建设了以体育为主要元素的奥林匹克俱乐部;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中心初具规模。城市体育市场化和赛事专业化的探索,由此腾飞。
体育赋能的核心地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体育场馆建设从徐家汇区域起步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体育工程设计的灵魂人物——即中国工程院的魏敦山院士。而在调研中,上海徐汇区人大代表、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就自豪地告知笔者:魏敦山院士是徐汇中学的1951届杰出校友,在校求学期间就酷爱体育运动,高中毕业考入同济大学,此后开始了一个甲子的建筑规划和体育场馆设计的职业生涯,他完全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民用建筑高级工程师和领军人物,也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教育自信。他主持和参加过100多项国内外大型建筑设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建造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建筑设计,大多数由他主持或参加设计。魏敦山2000年12月获梁思成建筑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正是在魏敦山先生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徐家汇区域从体育馆发展到体育城,并且成为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上海地标。从上海商业史的角度来观察:当四十年前,如今的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港汇广场等徐家汇核心即商圈钻石结构还不可能出现时,上海体育馆及其连锁体育设施就已经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家汇就是体育及体育产业催生的城市副中心;也因为体育,还催生了文化、旅游和生活等相关服务业。后来有了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了表达对先驱者和体育的尊敬、在设置地铁站时就特地安排了上海体育馆站,并与徐家汇站相邻。
而从体育馆到体育城,正好历时半个世纪。目前,这座历经沧桑的体育主题魔都核心地标正在赋能改造中。今年的上海市两会和徐汇区两会都明确:到“十四五”末,上海将建成全球著名体育中心城市,徐汇区则是主要承载区。作为徐汇区人大代表,曾宪一参加了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的审议工作。他说,徐汇区将以体育城为核心元素进一步打造成为徐家汇体育公园;除了国际赛事、文化交流和体育产业集聚,还将为市民设计系列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如网球不再是贵族化运动,市民或青少年在此能够得到专业训练和体能康复;组织各个年龄段和相应水平段的市民网球赛也如鱼得水。类似的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也会相应推出,体育市场必将蓬勃。
在向我们解读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时,曾宪一代表还特地强调了两个名词解释。一个是“五型经济”,即在2020年中共上海市委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上海的大都市经济有着不同于一般省域经济、一般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即典型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在曾宪一看来:体育产业就完全具备了五型经济的所有特点,未来也必将在徐家汇出现这个行业的崭新龙头企业。另一个是徐家汇体育公园的“两馆一建”,这是上海市重大工程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的改建及新建体育综合体项目建设,预计于2022年7月竣工。
体育产业蓝图可期,曾宪一也向我们表达了一点教育家特有的担忧——体育产业人才储备是明显需要大力加强的。他表示,国家队和上海市的职业运动员在退役后并不能自动转为体育经营人才;除了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市、区两级政府都应尽快把体育经营人才(而不仅仅是再就业)摆上议事日程,并公布相应的专项培养规划。他认为,只有这样,上海建成全球著名体育中心城市才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