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伦敦、纽约、新加坡位列全球智慧城市前三名。国内城市中,上海、北京分列全球第四、第五。
10月14日发布的《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0)》,其中文版也同步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官网正式发布。这是上海社科院智慧城市课题组第四次发布全球智慧城市榜单,此次又与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合作,并引入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的相关理念。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付春表示,该排名主要从基础设施、创新、经济、服务、治理和声誉等六个方面,对全球20个智慧城市进行排位。
基于最终的排名结果,《报告》将全球的20个智慧城市分为“引领型”、“先进型”、“追随型”三种类型。
其中,“引领型”城市3个,包括伦敦、纽约和新加坡,它们在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其他城市的榜样。
“先进型”智慧城市共13个,包括上海、北京、巴黎、香港、洛杉矶、芝加哥、首尔等在内,这些城市在各项指标上保持先进,个别指标上表现突出。
“追随型”智慧城市共有4个,包括孟买、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开罗。这些城市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各项指标上没有特别突出,处于追随者的地位。
赵付春表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内企业和政府积极将其应用于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全球领先。这直接将国内两大龙头城市在智慧城市整体建设提升到接近世界一流的水平。
和2017年版报告相比,上海排名跃升了16位。其中,上海在智慧服务、智慧经济方面成绩亮眼,分列全球第一和第四位。
比如,在智慧经济的分项指标中,上海在信息服务业的能级这一指标的排名靠前,不仅体现了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的定位,也反映了上海在构成智慧经济的相关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活智慧服务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6月8日,一位市民站在位于上海江苏路边的智能灯杆旁,灯杆上屏幕实时显示由后方不远处的摄像头采集的路面监控信息,这些信息与上海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联网共享。新华社图。
不过,《报告》也指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短板。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上海最大的短板在于出口带宽和数据中心。在智慧治理方面,上海在数据开放、社会包容和可持续仍然处于20个全球智慧城市的中下水平。在智慧创新方面,上海的短板是科技研发实力,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级科技获奖数、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等方面,以及在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来城市发展面临几个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首先就是信息技术将会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表示,开发粗放、管理成本高、创新不足、投融资难落地、规划欠缺是智慧城市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痛点。
赵付春认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以智慧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据、超能计算为新生产要素,以新型信息技术供给能力为赋能器,以各方广泛参与作为新治理的特点,探索建设运营和城市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可持续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