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具有哪些优势?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20-09-24 08:37:52

导语: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哪些优势?应该把握哪些重点?言之有理工作室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顾学明院长进行解读。

言之有理: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哪些优势?

顾学明:大国经济只有立足国内循环实现规模经济,刺激市场主体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夯实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产业基础,深度参与国际循环,实现更大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大国经济崛起普遍规律。总体看,我国具有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多重优势。

消费市场:总量巨大、增长强劲!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万亿元人民币,仅比美国低4.3%,而且消费品市场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国拥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1万美元,消费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15个百分点以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壮大,未来消费增长动力强劲。

流通环节:技术领先、业态创新!我国“互联网+流通”走在世界前列,平台经济、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流通新模式全球领先,推动流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打通了从前端设计、生产到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效应显著,使经济循环更加高效、灵活。

产业供给:全球最大、持续升级!我国拥有超过1.2亿户市场主体,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525个小类工业品生产体系,综合制造能力全球领先,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9年粮食总产量6.6亿吨,是世界第一大产粮国。我国具备全面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链条完整,市场体系完善,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规模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优势突出,使经济循环更加安全、可靠。

国际合作:高度开放、互利共赢!我国是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额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大幅提升,对国内外市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随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优势快速增强。

言之有理: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顾学明:针对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和我国发展阶段,发展以下五个体系,有助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发展消费引领型的内需体系。从扩大消费规模入手,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教育、医疗、社区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培育市场主体中的作用。

发展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体系。充分挖掘国内能源、矿产、技术、人才等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合作和相关产业链企业之间的横向互动,探索发展基于国内的产业配套体系,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体系。

发展以我为主的供应链体系。继续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开放,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扩大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主动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可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稳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枢纽位置。

发展互利共赢的价值链体系。秉持包容互惠原则,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价值链上持续攀升。

发展内外融合共生的市场体系。既要统筹国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市场规则体系,消除行业进入壁垒和地区壁垒,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又要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提高国内市场标准、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的全球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形成世界领先的新一代商业设施体系,促进全球范围内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殷鹏)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