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在身边——“立足岗位、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事迹
(相关资料图)
日前,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接待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取经”团队。
“原先都是我们赴沪‘取经’,现在居然反过来了!”从“取经人”变为经验分享者,如此一番身份转换,让该局局长陈术颖颇感惊喜。
“向国内先进地区看齐”,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直是登记注册局开展工作时的隐性标准。
“譬如我们在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时,对标的便是‘国内最优’。”登记注册局的不少干部还记得,2018年,要想在海南开办一家企业,平均需花费8.5个工作日,而当时国内部分先进地区已实现1到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从“8.5”到“1”,看似简单,却是对整个业务流程的一次“革命性再造”。
为了揪堵点、优路径,登记注册局团队将企业开办全链条环节“掰开揉碎”,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归并的坚决归并、该整合的坚决整合。
正是在一点点看似不可能的突破与尝试下,企业开办不断按下“快进键”——先是实现5天办结,之后又压缩至3天,到2021年10月底,我省企业开办正式迈入“一窗一网一日”办结的“1时代”,“多次跑”变为“一次跑”甚至“零次跑”。
“零次跑” 就是终点了吗?并不。
手动填写的内容再少一点,规范性的勾选项目及格式化文本再多一些……一次次登录“海南e登记”平台,登记注册局团队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持续推动商事登记系统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到如今,我省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率已达99.83%,商事登记服务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如此变化,也得到市场的正向反馈:截至今年4月底,海南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70万户,同比增长47.02%,增速持续领跑全国。
“自贸港加快建设以来,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涌入海南。”在与他们接触过程中,陈术颖注意到,不少企业是带着自贸港的“画像”而来,“他们会对自贸港的政务环境有很多期待,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是在这种“高要求”的推动下,登记注册局悄然完成着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电子印章和实物印章“同章同模同效力”;在全国率先将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改革的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实施;将实行告知承诺事项拓展至111项,数量居全国首位……
“率先”,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循,困难与压力可想而知。
“譬如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希望在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领域取消一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但不少部门与干部存在顾虑,担心放开后管不住。”陈术颖介绍,海南共有527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涵盖42个部门,涉及事项之多、涉及部门之广,协调难度可想而知。
一次次主动上门,提出方案,遭到否定,再提出新方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协商、多轮修改完善,最终,我省于去年底正式取消6项行政许可事项,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管理规定》,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的省份。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改革步伐永不停步。
围绕“最低市场准入、最简权力清单、最优审批服务、最有效监管”的“四最”要求,眼下,登记注册局正积极梳理第二批实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的事项清单,研究制定与这一制度相适应的信用惩戒立法,并推动“证照联办”“证照并销”“证照变更一件事”全省覆盖,确保各类经营主体从准入、准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都能“纵享丝滑”。(海南日报海口6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