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百个老年智慧学习场景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解放日报| 2021-05-06 10:26:32

原标题:上海将建百个老年智慧学场景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形成普惠多元泛在可选的终身学环境

今年66岁的陈水观家住金山区漕泾镇,因为与住在市区的子女相距甚远,日联系较少,经过漕泾镇社区学校的智能手机课程学,他不仅学会了使用微信,还熟练地掌握与子女视频“会面”,线上联系更便捷了。在金山区,村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能参加各类学活动,各街镇全面推广15分钟学圈,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学乐园。

日,上海市教委出台《关于推进本市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实施“双百双千”计划,到2025年,全市建设100个老年智慧学场景,创建100个老年智慧学品牌,开展1000名助老智慧学骨干教师培训,推进1000个助学团队培育,形成普惠多元、泛在可选的终身学环境。

宅基课堂让乡村更美好

70多岁的蒋选青不仅自己爱好书画,还站上了漕泾镇社区学校的讲台,给康复班学员进行指导,真正从社区学校的一名学者,成了社区学校的教师。

在漕泾镇社区学校,各宅基课堂修身学点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贴心课堂活动,每个村居设1至3个“四民”(教民、乐民、帮民、聚民)贴心课堂修身学点,在全镇13个村居初步设立了32个“四民”贴心课堂。“书法、拳操、手工、戏曲、舞蹈、传统游戏、百姓故事会等很受欢迎,还为学点配送了垃圾分类、防疫知识等专题讲座。”漕泾镇社区学校副校长陈芳说。如今,在地处偏僻的村宅,一些行动不便和不识字的老年人,也能距离参与到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中,参与到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中。

金山教育系统选择居民较为集中的自然村落宅基、居委会楼组、企事业班组、种植园、体验基地等建立学点,课堂直接设在村宅、楼组村居民中间,选拔学圈召集人,形成了镇社区学校——村居教学点——多元学点“三位一体”的15分钟学圈建设格局。漕泾镇水库村围绕水生态,每月组织技术员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去年获得首批上海学型乡村的廊下镇山塘村,建成了“五园一基地”,即梨树园、草莓园、葡萄园、蔬菜园、村民公园和农耕文化实践基地,从各环节为村民开展技能培训。

“十三五”期间,本市重点推进了“居村委示范学点、养教结合学点、社会学点”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老百姓身边的学场所,像宅基课堂、田间教室、金睦邻、楼宇小组等为市民提供了就便捷的学环境。如今,上海的终身学服务体系更加优化,不断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形成了“市—区—街镇—居村委”四级终身学网络。

训练营助老人融入智慧社会

如何下载注册手机App,如何申领通行健康码,如何设置并使用支付宝,如何完成云闪付的实名认证……这几天,上海老年人终身学训练营正式上线,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针对老年人不会运用智能技术的现状,学训练营上线的第一期课程涵盖支付、出行、娱乐等内容,教师在视频中手把手授课,明确操作步骤,方便老年人对照操作、反复观看、随取随用,充分享受智能手机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据介绍,学训练营课程以“短快”为特点,课程设计以问题为导向,授课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学过程中,老年学员可线上观看教学视频,进行操作练,线下与课程教师面对面,解决遗留问题。后续台还将定时推送、更新更多的智慧学课程,让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融入智慧社会。

今年,市教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打造了全国首个市民(老年)全媒体学台——“金色学堂”,每周发布课程表,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每天收看人数达到100多万。上海教育电视台精心打造了“银龄课堂”,IPTV推出了“长者星空”,各类学台和学资源泛在可及,终身学的资源更加丰富。

上海终身教育集聚了各类优质社会资源,同时整合全市文化、科技、宣传等社会资源,全力打造12大“上海市民终身学体验基地”,每年参与体验学的市民达到250万人次,“中银常青树”老年教育合作项目为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供了金融知识服务。

财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