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物瑰宝灿若繁星,是历史中国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是当代中国笃定自信的动力源泉,是未来中国通达复兴的宝贵财富。让历史文物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网络空间亮起来,让民族精神内核传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他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数字与实体、历史与当代、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文物事业守正创新、奋发奋进的坚定指引,是信息革命背景下推动文物数字互联、赋能赋彩的强大动力。
疫情下文物数字互联新作为
2020年文物事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上万家文物博物馆单位陆续暂停对外开放,历年常见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文保单位来打卡的热闹景象不再复现,文物系统如何履职尽责迎来大考。
疫情当前,责任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部署下,国家文物局指导全国文物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动员全国文博机构,联袂呈现2000多个数字展览,推出云展厅、云考古、云课堂、云直播、云培训等多项网络展示活动,观众总浏览量超50亿人次;1500岁莫高窟邀您敦煌故事配音DIY,1388岁布达拉宫开启首场直播,600岁紫禁城分享线上数字展厅,诸多文博单位褪去传统面纱,焕发网络年轻态风采;我们联动各方,与新华社重磅推出“国云展”,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直播“文物‘潮’我看”,与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共同“追寻先烈足迹”,在新媒体平台推出考古新发现,与国际同行共享古迹遗址云展播;地方文物部门主动作为,无论是山西、陕西、南京等博物馆机构的“停课不停学”,还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文物部门的“在线云直播”,无论是安徽天水牺牲在防控一线的文物工作者王晓东,还是坚守岗位下沉抗疫的湖北文博人,文物有情,温暖亿万百姓疫期生活。
疫情下文博系统的担当作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统筹运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是特殊时期发挥行业优势、服务防控大局、丰富百姓生活的创新举措。依托网络广阔平台、借助数字转化动能,人民群众在瑰丽遗产中感知历史魅力、在文博课堂里汲取文化养分、在革命遗迹中坚守红色初心,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成为疫情社会生活的亮点。
新时代文物数字互联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博行业把握数字化时代重大机遇,部署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信息化、文物展示网络化,协同推进文物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物事业与时代发展共融共生,与数字经济交织交汇,与小康生活相依相伴,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能。
数字化保护渐行渐进。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馆藏可移动文物完成普查登录,1万余处文物保护单位、346万件(组)国有馆藏可移动文物名录信息向社会公开,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高精度实景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全景展示愈加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莫高窟等一批珍贵脆弱遗产信息得到科学采集和有效保存,破损出土文物得以更为科学精准修复;而在田野考古、文物安全巡查、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数字化勘测等领域,人工智能、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逐渐兴起,为传统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筑起数字化堡垒。
数字化展示亮点纷呈。国家文物局等5部委联合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121个示范项目实施、近千家单位参与,覆盖面、影响力、示范性与日俱增;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等政策引导文件相继出台,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移动、腾讯、百度等重点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不断深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智慧博物馆试点工作渐次推进,全息影像、云上展览、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等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全面铺展,全国5000余家博物馆联合文化科研类单位、文化创意型主体,成为文物数字化展示传播的主阵地,扩展文博系统数字互联生态圈。
数字化传播深入人心。互联网成为文物传播的最大增量,文物主题活动备受网民关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网络点击量超14亿,圆明园马首回归超20亿,立体矩阵传播以一当十,文物当代价值深度挖掘;《如果国宝会说话》持续受热捧,《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推陈又出新,好创意好节目,赢得观众好口碑;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推介汇聚各地文博单位新媒体传播精品,云直播、短视频、全景展示类产品着力讲好文物故事,形成示范推动效应,全媒体传播态势逐渐形成。
数字化融通显见成效。借助数字信息平台,跨越行业发展鸿沟,文物与文创嫁接、与旅游融合、与科技联姻、与教育衔接,《约会博物馆》《“妇好鸮尊”IP孵化及文创研发》《“丝路大遗址”数字展示及旅游服务》等跨界融合产品精彩纷呈,文物IP塑造文化新样态。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开辟新路径,“文物带你看中国”“数字故宫”“云游敦煌”等数字化产品面向全球推广,历史珍贵文物插上当代网络翅膀,穿越时光、超越国度,以更富活力的文明成就展现中国、贡献世界,促进交流互鉴。
新时代生动实践表明,文物数字互联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指标,让文物珍品普惠普及,让历史诗意可观可感,让小康生活多姿多彩;文物数字互联是服务大局的重要方向,为数字中国增添活力,为社会进步提供滋养,为文明交流拓展空间。文物数字互联当下精彩,未来可期。
后疫情时期文物数字互联新趋势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苦难、实现伟大复兴的深沉力量。面对疫情冲击下几度停滞的线下文化生活,面对网络空间日益旺盛的文化内容需求,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大势所趋,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文物数字互联是资源内生、赋能未来的增长极。开新路、焕新颜,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保存资源、保护文物拓展新空间。借助数字互联,新时代文物工作可以打破行业内外数据壁垒,通过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建档、文物价值的可视化解读、文物内容的网络化传播、文物信息的智能化分发、文物服务的精准化供给,让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倍增为可永世流传的战略数据资源,让珍贵脆弱的文物本体转化为可深度利用的数据生产要素,实现文物物质形态与数字形态的融合融通,夯实中华文脉赓续相传的资源根基。
文物数字互联是空间外拓、赋新发展的动力源。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战略持续推进、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日臻完善,“数据蝶变”“上云用数”“数字赋能”等专有样态应运而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带来的双向互动和战略选择,倒逼文物行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借助文物数字互联,打通文物与科技、文物与民生、文物与教育、文物与旅游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渠道,拓展事业发展空间,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助力社会繁荣进步。
文物数字互联是熠熠生辉、赋彩生活的风向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文物日益成为城乡建设的会客厅、文化创意的大IP、百姓生活的热门话题。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6·1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创新形式,在线下活动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开展近千项网络直播、线上展览、云端教育活动,吸引网民点击量近30亿人次。数字文博火热的背后,折射强劲的社会需求、热切的人民期盼。文博系统需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活跃思维、拓展思路,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文物价值的展现方式和创造方向,以更为生动深刻的文物内容传播,更为精准智能的数字互联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物数字互联是美美与共、赋力文明的助推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变化、难于掌控。互联网以其“无远弗届”的特点,在虚拟网络空间将人类社会连接为命运共同体,成为信息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领域。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可以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通过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的数字化产品,展现多彩多元的中华文明、传递友善友好的中国声音,与国际社会共享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人类宝贵遗产,为应对共同挑战、建设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毋庸置疑,与国家战略和时代要求相比,文物数字互联的发展瓶颈依然突出:文物领域数字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物数字资源体量与庞大的物质文物资源基础并不相称,文物数字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数字基建构筑难、资源信息共享难、融合发展协同难、价值挖掘研究难等现实问题尚未系统解决,文物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空间极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征途仍然任重道远。
“十四五”文物数字互联新思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数字互联的引擎一旦打开,文物保护利用的发展边界和趋向将得到极大拓展。面向“十四五”,文物事业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护利用为导向,以数字互联为牵引,牢牢把握当前数字化建设重大机遇期,顺应新变化、开辟新路径、提升新能力,开创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新气象。
夯实数字基础,激发文物保护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健全登录制度,持续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认定、馆藏文物鉴定定级,多种方式实施革命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流失海外文物专项资源调查,有效有力保护国家文物资源。要搭建数字平台,建设国家文物大数据,构建文物数字资源生产与监管体系,将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将束之高阁的信息产品开发为社会共享、全民可用的发展要素。要优化信息聚合,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一张图”中落图落位,全面落实保护第一的原则。
优化数字管理,提升文物治理新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文物数字互联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积极推进文博信息化纳入国家数字经济新蓝海、重大战略新基建、“十四五”时期新规划。要培养专门队伍,完善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作用,建设文物数字化专门研究机构或部门,保障文物数字互联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文物数字化专门工作体系,加强项目引导与经费保障,对接技术进步与行业需求,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管理,充分释放文物数字化发展潜能,有效提升文物治理现代化水平。
把握数字机遇,推进文物改革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数字化转化,探索实施文化遗产云建设工程,集合先进科技新手段、丰富内容供给新样态、拓展话语表达新方式,为受众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的文物信息产品及文物遗址、考古、建筑云展示。要加速推进智慧博物馆发展,将数字化广泛应用于征藏、保护、展陈、教育、传播等博物馆发展要素,逐步实现博物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不断增强馆藏文物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要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高质量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高标准推进网上展厅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讲清楚文化遗产蕴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让文物成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桥梁。
盘活数字资源,开启交流互鉴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互学互鉴。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依托文物数字互联,推介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有针对性推出文物展示与旅游体验相融合的线上产品,对外展现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对内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凝聚力。要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平台,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文化遗产伙伴行动,打造多语种数字互联文物展览精品,面向全球提供一站式浏览、检索、数据挖掘与展示服务,形成基于共享服务和对外传播的数字互联支撑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传播力。要推进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敦煌遗书等流散海外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站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关键阶段,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产业革命的交汇节点,文博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探寻新时代文物数字互联新路径,书写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篇章。(刘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