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再融资新规“落地”已经一年有余,公募机构参与非公开发行个股的认购热情依然高涨。4月以来,已有10余家公募机构旗下基金产品参与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也称定向增发,以下简称“定增”)。拉长时间来看,公开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年内参与定增的成本总额及账面价值已超300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5倍。另外,与2020年相比,公募基金在今年前4个月参与定增的金额已超去年全年总额的半数。就此估算,年内公募参与定增的金额超越去年指日可待。
公募机构持续积极参与个股定增。4月24日,华夏基金发布关于旗下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提到旗下2只基金参加了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和股份”)和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洲明科技”)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认购。
具体来看,华夏磐益一年定开混合参加了民和股份的定增,认购数量达到827.98万股,总成本约为1.01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36%,限售期为6个月。而华夏磐锐一年定开混合则分别参加了民和股份和洲明科技的定增,认购数量分别达到145.68万股和126.58万股,总成本约为1770万元和1000万元,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5.67%和3.2%,限售期均为6个月。
除了华夏基金外,在同一天,九泰基金旗下也有3只产品参加了洲明科技的定增,分别是九泰聚鑫混合、九泰锐和18个月定开混合、九泰锐升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这3只产品的认购数量依次分别为3.8万股、101.27万股、135.44万股,总成本约为30万元、800万元、1070万元,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0.09%、3.66%、和3.32%,限售期同为6个月。
而除了上述提及的两家基金公司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还有景顺长城基金、博时基金、睿远基金等10家公募先后参与了长沙银行、洲明科技、民和股份等11只个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4月已有54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参加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成本总额合计18.47亿元,账面价值则达18.58亿元。
上述情况只是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股票定增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2月再融资新规实施以来,公募等机构“跑步入场”,参与定增热情与日俱增。2020年度,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成本总额合计539.76亿元,账面价值601.34亿元,为历年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踏入2021年后,公募机构参与个股定增的热情有增无减。回顾年内A股行情,震荡不断,整体呈波动走势。开年之际,A股市场喜迎开门红,上涨趋势明显,但自春节假期结束后,核心资产“杀跌”,“抱团股”遭遇重挫,市场行情整体走势波动不断。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上证指数年内涨幅为0.03%;创业板指涨0.95%;深证成指则下滑0.82%。
在年内权益市场持续波动的背景下,公募参与定增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被“浇灭”。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累计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总额为307.65亿元,同比增5.52倍;账面总价值为341.55亿元,同比增长5.76倍。不难看出,仅4个月的时间,公募机构年内参与个股定增的金额较去年全年相比已经过半,进一步超越或指日可待。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在再融资新规出台后,公募等机构参与个股定增的锁定时间由一年变成半年,封锁时间相比更短。另外,机构参与定增的最低折扣也从“九折”降低为“八折”,也获得了更多的性价比。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公募参与定增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展望2021年定增市场,公募业内人士给出了乐观预期。杨德龙表示,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参与定增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买卖冲击成本,同时机构也可以批量买入看好的股票,因此参与的价值相对较高。从年内公募参与定增的情况来看,有望超过去年。(记者 孟凡霞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