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自挂牌启动以来,已初步形成开放型政策制度体系框架,呈现出“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的良好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当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建立一个更具创新性、更具突破性的国际金融交易平台,有利于补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助力新片区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金融开放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片区设立国际金融交易平台正逢其时
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金融交易平台正逢其时,这既是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开放的战略支点,也是资本市场领域开放不断推进形势下的应时之举,更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急需实施的改革举措,具有全局意义。
中美贸易摩擦倒逼中国设立国际金融平台作为战略支点。美国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有的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链构成正在遭受冲击。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已从关税扩大到科技,并有转向金融的苗头。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在新片区设立一个风险可控、主动开放、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金融交易平台,可以为牢牢掌握中国金融开放的主动权、全力争取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提供战略支点。
建设国际金融交易平台是资本市场领域开放不断推进形势下的应时之举。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打开了外资入华“黄金窗口期”,其中一项是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从具体实践看,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和沪伦通相继推出,A股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金融市场开放的范围和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未来,我国金融业开放的空间仍然很大,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开放政策也值得期待,新的金融开放举措将陆续推出,这将为新片区建设国际金融交易平台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
建设金融交易平台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急需实施的改革举措。多年来,上海朝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不断奋进,目前综合排名已居世界前列,但也有一些长期存在、急需突破的瓶颈性问题。比如,目前仍没有1家外国上市公司,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尚显不强。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统计,2019年底,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数为2982家,外国公司数量占比为5.7%。要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急需突破“无海外公司来沪上市”等关键瓶颈难题。设立国际金融交易平台,吸引一大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新片区落地并上市,可以一举突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瓶颈,大幅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资源配置的桥头堡和战略链接。
设立国际金融交易平台时机已然成熟
自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以来,一批金融与商品交易平台设立并成长起来,在发展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主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自贸区政策叠加红利、开放独立的方案设计、风险可控的制度安排、抓住关键时点等。这对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内新建国际金融交易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综合分析来看,在新片区设立国际金融交易平台的条件基本成熟,时机适当,现实可行,风险可控。
一是政策有优势,实施需突破。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下称《临港方案》)。在金融领域,《临港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研究试点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等。总体看来,新片区在支持金融开放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政策优势。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依法改革空间更大。同时,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政策指向鲜明,未来有可能在依托自由贸易账户推进资金自由流动和兑换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此外,新片区强调与长三角实现联动发展,战略任务更加丰富,为金融开放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法律无障碍,推进有压力。现有法律体系没有禁止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证券并上市的相关规定,且发行存托凭证的法律规则经过“沪伦通”业务磨合,已经较为完备。同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受住市场考验,正在完善制度规则,总结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相关经验和做法可以复制推广到国际交易平台。
三是市场有需求,资源待挖掘。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固定资产投资、住房和汽车销售、信贷规模增长、出口等指标均较上半年明显改善,中国也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国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中扮演关键角色,对区域增长和全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对境外投资者和跨国企业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同时,中国在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举措使得外资可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参与境内金融市场,新片区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和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国际交易平台的市场需求和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四是现实有基础,风险可防控。上证所在国际化发展特别是“沪伦通”业务方面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团队和规则制度,有丰富的市场建设和运营经验,加上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锻造了一支能改革、善攻坚的队伍,完全有能力保障国际交易平台快速推出以及未来顺利推进。同时,上海自贸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新片区还将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加上国际交易平台将基于FT账户建设,探索差异化的证券发行交易制度,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国际金融交易平台的方案选择
国际金融交易平台业务有“全球通”和“国际板”两种模式。一是交易型平台——全球通,即不改变现有制度,利用自由贸易账户,通过自贸区平台快速实现境内外投资者的互联互通,特别是为国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服务,构建新的财富管理渠道,并通过闭环运作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
二是融资型平台——国际板,即通过制度创新,遵循国际规则,以自贸区平台为依托,吸引境外企业来中国通过发行CDR上市,成立一个由境外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组成的国际市场,在自贸区平台尝试开展目前尚不能在境内开展的证券投融资业务。
基于目前国际国内环境、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需求,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建立了多种互联互通渠道,新建一个平台开展全球通业务的意义有限,而国际板模式可以吸引全球知名上市公司来中国资本市场,突破上海金融领域开放的瓶颈,有助于扩大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投融资领域的影响力,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主动权。因此,“全球通”模式推出的意义较为有限,建议自贸区新片区金融交易平台采取“国际板”模式。
在总的建设思路上,可以按照“扎实论证、整体安排、先易后难、有序推出”的原则分步实施,以设立“国际板”为重要突破口,吸引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知名高科技企业通过发行存托凭证上市融资,并专门用于在国内投资建设,逐步打造一个由优质外国上市公司为主体的人民币资本市场,支持新片区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等开放政策。
未来建设的“国际板”,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独立交易所或者市场板块,立足上海、面向全球,汇聚全球资本,支持全球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服务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的开放型资本市场。
在实施路径上,国际板建设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阶段为设立国际板。板块定位立足新片区,服务在新片区落户的外资科创企业,尤其是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外资企业,以及世界500强的企业。基础制度可直接复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制度规则,并结合“沪伦通”发行存托凭证的制度安排,把存托凭证的融资功能在新片区落地。组织管理采取公司化运作,可以上证所为主体,吸纳国内外金融机构共同入股参与,专板运营、专板管理。
第二阶段为优化国际板。在国际板试点推出并稳定运行后,不断优化和升级各项制度,拓宽上市企业行业限制,力争吸引100家以上的世界一流企业发行上市,形成具有更高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的市场板块,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补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此阶段板块定位为吸引具备一定规模、市场认可度高、产品技术成熟、经营业绩好、发展潜力强、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新经济发展的优质境外公司。发行人所属行业不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行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同时,立足中国资本市场现有制度规则,借鉴参考国际市场通行惯例,推动当地规则与国际体系接轨,提高对境外发行人的吸引力。在发行方式上,由外国公司前期发行融资型存托凭证逐步过渡到直接发行股票,并基于基础股票,推出相关指数、基金和衍生产品,丰富国际板市场产品体系,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第三阶段是将上海打造成为比肩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到2035年,将国际板市场规模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即:外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和交易量超过上证所整体规模的10%,外国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金额占全球交易所外国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总金额的比重超过20%。助力上海比肩纽约、伦敦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提高国际金融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的辐射能力。(施东辉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