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次调整试飞 无人机“幕后玩家”
北京商报| 2021-04-16 11:42:43

开栏语:新职业、新打工人,因向往而生,也因向“网”而生。原本因需要而生的职业,得益于互联网催化成为必不可少的新职业。互联网热浪之下,职业内涵有了更新的诠释,职业特点与类型更是千姿百态。每个时代,总有特定的职业人群,他们是生活和商业的亲历者、缔造者。为此,我们将用文字、视频与图片记录时代背景下的职业变迁。

未来你的快递很有可能从天而降,它们搭乘着无人机翻山跨海。在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粟皓日复一日的维护、检修和升级中,这些精巧、灵活的飞行器正发挥出惊人的潜力,突破地面运输的限制,挑战着快递物流的时效极限。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不但让无人机起飞,更让无人机精准平安降落,数万次的调试只为快递“从天而降”时又快又稳。伴随着技术成本等方面瓶颈的打破,无人机送货时代或将渐行渐近。

成千上万次调整试飞

3500米高空的疯狂试验

在15-20分钟内,粟皓一行人要将生长于海拔3500米高山上的松茸送下山。消息一出,处于中国西部高原的这片村庄一时间炸开了锅。毕竟,攀爬崎岖的山路,靠人力采摘和运送松茸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能将耗时数小时甚至一天的工作浓缩到20分钟,几乎没有人相信粟皓一行人能做到。

在人们诧异的眼光中,粟皓依然充满信心,因为他还有一群“同事”搭伙,名为方舟。方舟是一种无人机,拥有八个旋翼,能在系统自动控制下完成灵活转弯、上升下降、空中停留等动作,载重10公斤的情况下可飞行22分钟。

事实上,松茸这类产品颇为“娇气”。得趁着新鲜赶快摘下,否则一旦“开伞”,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便会迅速折损。依靠无人机灵活、高效、可自主完成指令等特性,粟皓希望能改变手提肩扛的运输效率低下的局面,让村民们从耗时耗力中解放出来。

当然,让松茸从3500米高山上“飞”下来,也是顺丰在无人机农产生鲜运输的一次场景演练和应用。若是能成功,这些积累的经验将会帮助更多农产品走出深山,为当地居民增收。

万事开头难。和平原相比,高原山区环境更为复杂,天气变幻剧烈,下雨或是刮风都会影响到机器的平稳运作。此外,陡峭崎岖的地形也增加了基站建设的难度。无人机看似是点对点的飞行,其背后都是一整套系统来支撑,包括气象监控系统、通讯组网系统等。粟皓和同事们必须紧密配合,不止要让无人机顺利、准确地抵达目的地,还要保证飞行时万无一失的安全。

不但要让松茸“飞”下山,还要按照设定好的飞行路线,精准、平安地落地才算是圆满。

为此,3个月的时间,团队难以计数的调整、试飞,逐渐勾勒出无人机在高原场景落地运用的轮廓,被视为异想天开的构想化为了现实。这也让粟皓第一次深刻意识到,科技能改变物流,而物流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

玩“玩具”玩出名堂

无人机从业队伍日渐壮大

然而,若是将时间倒回2013年,无人机这一行业在人们眼中既神秘又陌生。大学毕业后的粟皓很难在求职招聘中寻觅到无人机的相关岗位,读书时期痴迷的兴趣,并未第一时间寻找到合适的土壤,这块小众领域还仅局限在发烧友组建的各种交流群里。

严格来说,人们日常所见的活动航拍,或是机队表演所称的“无人机”,实际上更趋向于航空模型的概念,粟皓当时专研的“无人机”也同样归属于航模范畴。这类飞行器主要依赖人力操纵,完成表演或竞技性的内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

而根据民航局的定义,无人机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能承载感知、测量和数据传输设备,根据程序自动执行远程任务,成为无人机区别于航空模型的重要特征。

大学毕业后的粟皓在加油站工作,尽管与飞行梦相去甚远,但在下班后,粟皓还是会花上几个小时修理航模,有时也会向圈内的“大神”请教组装的问题。“有的同事知道我玩航模,但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玩具’。”他笑称。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世界和粟皓的人生轨迹,却因为这个“玩具”悄然改变着。

就是粟皓毕业的2013年,民航局相继出台和修订《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规定,民用无人机在监管层面更为规范,这也加速了无人机在更多场景中大显身手。

到了2014年4月,无人机驾驶员资质及训练质量管理开始由民航局旗下中国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来负责,意味着无人机的发烧友们将实现“转正”,能通过正式考试成为专业的无人机行业从业者了。

2016年11月,粟皓的人生轨迹迎来了改变。基于对无人机多年的热爱,他几乎轻松地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终于有机会踏入自己梦寐以求的行业。和粟皓一样,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开始涌入无人机领域,2017年5月,拥有合格证的无人机驾驶员人数已超过了1.4万。

2020年2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正式成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目录。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因需求所在蓬勃而生。行业算是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据民航局统计,全行业注册无人机达到了52.36万架,年飞行量达到159.4万小时。

突破空间地域限制

搭建大山里的网购桥梁

在获得从业资格证后,粟皓在2018年成为了顺丰的一名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他以“巨大的跳跃性”来概括自己的职业历程。“以前玩航模就是‘快乐飞行’,但到了物流实操层面,对于无人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要求非常严格。”日常维护、故障检修、软硬件升级,每个环节粟皓和团队都不能有任何差错。每一次飞行背后,都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可以说,无人机这类“黑科技”是在2020年疫情严重时期真正飞入人们视野的。在武汉市、十堰市、赣州市、温州市、哈尔滨市五地,顺丰无人机搭建起一条条运输物资的通道。在32天的运营中,无人机飞行超5000架次,飞行里程超2.2万公里,20余吨的物资送达人们手中。

而在偏远山区,或是零散岛屿,无人机发挥的空中优势既疏解着养殖商户因物流不便带来的农产滞销问题,还能为居民的网络购物搭建起一道桥梁。目前中通正在研发更大载重的油电混合无人机,预计载重10-15公斤,续航100分钟。

交通运输不便,人力成本高企,对这些困扰于乡村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无人机配送或将成为最优解。在浙江桐庐,韵达5G无人机从分水镇网点起飞,跨越崇山峻岭,用时仅16分钟便将一份桐庐特产雪水云绿茶叶送到张家坞村的客户手中。

历经数次迭代,粟皓眼中的这些“小朋友”逐渐成长为常规运力的“后备军”,在同城急送、跨城闪送等城市内与城际间的高时效运输中拓展潜力。无人机行业的蓬勃生长,既丰富着企业在干线、支线等物流运输的竞争维度,也为更多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快递服务。

高原运输松茸,只是无人机在千万个场景中飞行的一个缩影,却深深印刻在粟皓的脑海里。这些聪明、灵敏的机器正打破隔阂,填补着深山与城市、内陆与岛屿之间的时空距离。人们的生活由此变得不同。更为重要的是,更多人正在理解和认可无人机从业者们的努力。“辛苦很值得。”粟皓说道。

于是,物流快递领域中,深入到消费端的末端最后一公里乃至100米,有着翅膀能自由飞翔的无人机一次又一次出发,与地上驰骋的快递车遥相呼应着。

财经
资讯